“蛔虫斑”的称谓或可追述自上世纪60年代,那时候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疗队下乡巡回医疗或者防治血吸虫时,要查大便中的虫卵。不论大人还是小孩的大便涂片,蛔虫的阳性率均高达95%以上。如果不查大便,根据面部白斑判断蛔虫症,其正确率也达95%。同时,如果根据巩膜(眼白)上有黑点判断蛔虫症,其正确率也达95%。因此,“蛔虫斑”说法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家长口中的“蛔虫斑”在皮肤科中的学名叫“白色糠疹”,白色糠疹又名单纯糠疹、面部干性糠疹,俗称“桃花癣”、“春癣”。它是一种好发于儿童面部的表浅性鳞屑性色素减退斑。
白色糠疹的诱因本病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特异性体质:资料显示有20%左右的患者在婴儿期有过婴儿湿疹,家族中也有类似疾病史;
2、营养不良、维生素的缺乏,有调查显示挑食、嗜荤、不食蔬菜、锌钙缺乏的儿童发病率明显增高;
3、日光照射、风吹干燥,局部过度清洗,其他可能感染因素包括糠秕马拉色菌等;
4、和寄生虫的关系:目前国内外证实本病和寄生虫没有关系。
白色糠疹长啥样?白色糠疹多见于3~16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春季发生较多,也可见于初夏甚至冬季。
男女发病率无差异性。常表现为面部,尤其是口周、下巴和面颊部,圆形或椭圆形的色素减退斑,大小不一,表面常有干燥性细糠状白色鳞屑。
肤色较黑的小朋友,或者晒黑后自身对比浅色斑会更加明显。一般小朋友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
20%的患儿皮损也可分布于颈部、前臂及肩胛部。
白色糠疹的鉴别NO.1
贫血痣
鉴别要点:颜色淡、无进展、摩擦后苍白无充血。
NO.2
白癜风
鉴别要点:家族史、白斑边界清楚、伍氏灯下皮疹瓷白色、表面无脱屑。
NO.3
花斑癣(汗斑)
鉴别要点:婴幼儿常见于面颊、额部及眉间;青少年多发于皮脂分泌旺盛处;初起点状斑疹,逐渐发展为片状;表面覆有鳞屑;真菌检查阳性。
白色糠疹的治疗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白色糠疹是一种自愈的病,本身不疼不痒,如无特殊需要,不要过度治疗,一般的周期在4个月~1年。
可口服复合B类维生素,如出现干燥、瘙痒不适,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霜剂及医学保湿剂。
同时家长应注意避免给孩子洗澡时水温过烫或使用碱性肥皂,做好防晒工作。
白色糠疹的预防合理均衡的饮食,让小朋友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少食刺激性食品;
洗脸后涂抹合适的护肤油脂,不用化妆品及碱性肥皂;避免过度日晒及风沙侵袭可以有效预防。
当然白色糠疹只是常见的面部色素减退斑中的一种,对于一些面部白斑,家长如不能正确判断,还是应至皮肤科及时就诊。
医院儿科(思恭育儿)
作者:傅恒栋
编辑:朱莉
审核:徐芝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expxzz/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