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贫血的症状 >> 化疗后贫血 >> 正文 >> 正文

糖尿病与贫血的那些事儿

来源:贫血的症状 时间:2017-12-3

临床上,糖尿病合并贫血的情况并不少见,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有些是由于伴发的疾病所致,有些则与糖尿病本身及应用降糖药相关。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关于糖尿病与贫血的那些事。

贫血的概念

贫血主要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Hb)浓度低于同龄或同性别健康人的正常值下限。成人男子的血红蛋白低于g/L,成人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g/L即为贫血。血红蛋白低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90~g/L为轻度贫血。

贫血的症状轻重及有无主要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及其发生速度,同时也与病人的年龄、有无其它心肺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功能有关。贫血发生缓慢、无心脏疾病、机体代偿能力较强,即使血红蛋白低达80g/L,也可无症状,有时低达60g/L以下,才引起病人注意。反之,急性溶血,虽然有时候贫血不很严重,由于发展较快,来不及代偿,症状就很明显。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疲乏无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睑结膜、口唇及甲床苍白,同时可有头晕、心慌、气短、纳差、腹胀、性欲减退、闭经等等。

糖尿病患者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贫血」并非一个具体疾病的名称,而是由多种疾病或不同病因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换句话说,「贫血」只是一种临床现象,临床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贫血的病因及类型。

贫血的发病机制无外乎红细胞生成减少,或是红细胞破坏增加及失血。前者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后者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等。导致贫血的病因有长期营养不良、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各种感染等)、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减、糖尿病)、女性月经过多、慢性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等等。

糖尿病患者出现贫血的原因有很多,这其中,与糖尿病本身或糖尿病治疗直接相关的病因主要有:

1.饮食不当所致的贫血

糖尿病由于过度节食及偏食,特别是富含叶酸、维生素B12及铁质的瘦肉、鸡蛋、牛奶及新鲜果蔬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或是贫血。

2.降糖药物所致的贫血

长期服用某些降糖药物,也可引发贫血。尽管这种情况临床上不是特别常见,但也应引起足够重视,简述如下:

磺脲类药物:服用甲苯磺丁脲(D)、格列苯脲(优降糖)等降糖药物的患者偶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极个别患者可产生骨髓抑制,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双胍类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在肠道的吸收,导致DNA合成障碍,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α-糖苷酶抑制剂:个别患者服用后会发生体重下降、缺铁性贫血,可能与该药影响铁在肠道的吸收有关。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一般认为是由于此类药物的体液潴留作用导致血液稀释所致(稀释性贫血)。

3.慢性肾病所致的贫血

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肾脏病变导致体内无法生成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致使红细胞缺少,引发贫血。

糖尿病患者贫血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发生贫血时,首先要明确导致贫血的病因是什么?是由于合并的其它系统疾病所致,还是由于糖尿病本身抑或降糖药物引起?然后针对原发病因及贫血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

1.积极治疗引起贫血的原发疾病,如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月经不调等等。

2.调整饮食结构及降糖药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摄入,如能确定贫血与服用某种降糖药物有关,则应及时换用其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3.根据贫血的不同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

(1)缺铁性贫血

可以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0.2~0.3g,口服,3次/日。适当增加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制品(如鸭血)、蛋、奶、黑木耳、海带、紫菜、香菇、豆类摄入。

(2)巨幼细胞性贫血

可以补充维生素B12及叶酸,如叶酸5~10mg,3次/日;维生素Bug,肌注,1次/日。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叶酸及维生素B12的食品,如肉类、肝、蛋黄、绿叶菜等。

(3)肾性贫血

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周80~U/kg(约U),分2~3次皮下注射。

推荐阅读

糖尿病药物总结

胰岛素剂量计算

血糖监测误区

甲状腺结节诊疗指南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解读

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用药关键问题

痛风必知细节

骨质疏松应该补什么补多少

骨质疏松补钙三注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内分泌时间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hlhpx/1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