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财产管理 >> 财产管理资源 >> 正文 >> 正文

教育部明确教师不得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

来源:财产管理 时间:2022-12-21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实施。

同日,教育部正式对外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本规定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

成绩名次应一对一告知学生和家长

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

教职工发现学生存在被孤立、排挤等情形的应当及时干预,发现学生实施对他人的欺凌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

学校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常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一起看要点

↓↓↓

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

健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体系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有关情况介绍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

年6月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签发《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就未成年人保护制定专门规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提出了殷切希望。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签署主席令,颁布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专章对学校保护作出规定。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新要求相比,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对保护职责认识不全面、相关制度可操作性不强、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研制《规定》,细化落实上位法要求,系统整合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效能。

《规定》共8章、63条,重点围绕“谁来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等问题,系统构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制度体系。

《规定》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五个明确”,即明确学校保护职责、明确专项保护制度、明确学校管理要求、明确保护工作机制、明确支持监督措施。

一是明确学校保护职责。《规定》依据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总结归纳了学校应当保护的未成年人基本权利,专设一般保护一章予以规定。在各条款中分别规定学校具体职责以及工作要求。其中有很多新的举措,比如,为营造生动活泼的教育生态、保护学生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常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再比如,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规定》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二是明确专项保护制度。针对学生欺凌、校园性侵害等中央关心、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hlhpx/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