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四个部门又出台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
一方面,是要组织各地区,有序地开展救助领域信用管理工作,对有虚假、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低保的人员,实施信用管理。另一方面,则要引导救助对象诚信申报,并如实填写其财产和收入状况,这样才能更快地获得救助帮扶,提高审核通过率。
而农村在强化社会救助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也会加快农村低保的财产和收入准入工作,由于新发布的通知中对财产和收入准入条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因此,在农村地区,如果现有的低保户的财产和收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将采取动态清退的方式进行清理。其中5种情形的低保户也不再享受低保,违反者责令退还非法获得的低保金,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一:购买店铺的家族成员
在农村实施的低保准入政策中,所有的家庭成员的收入和财产都要经过核实调查,符合条件的才能纳入低保救助范围。但是,如果低保户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个成员花大量资金在城市或集镇上购买商铺经营的,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财产已经发生了变动,也不符合低保救助标准,因此也需要动态清退。
第二:家里的人都买了一辆车
能被列入低保的,都是有资格享受低保的,不过在被列入低保后,一些人的生活状况也开始有所改善,一些人甚至开始赚钱,购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虽说有分期付款,也有一次性付款的,但不管怎么说,一旦出现了资产和收入的变化,都会被剔除。
第三:在参加工作的家庭成员中,收入发生了改变
在农村,还存在着对低收入群体进行帮助的就业活动,这些活动主要针对的是有劳动能力的群体。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有能力就业的低保家庭,如果他的成员参加了就业扶持,但是在他的帮助下,他的家庭在他的帮助下,在他的帮助下,他的人均收入超过了当地的低保标准,那么,对于这种收入发生了变化的低保家庭,我们的国家将会给予不超过半年的清退时间。一旦被查出来,就会停止发放。
第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的高消费
如今的低保制度已经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只要被纳入低保的范围,就可以将家庭成员的收入、财产和消费情况的数据共享给相关部门。如今,几乎已经实现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所以,一旦低保家庭的成员有了较大的消费,那么购买奢侈品、黄金等贵重物品的人,就会被淘汰。
第五:对有购买证券和金融产品的低收入家庭进行了清理
“最低生活保障”不是给“伪低保户”发放生活费,而是用来保障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它的每一分钱都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保成员中,有人隐瞒财产和收入的,要进行清理。但是,在纳入低保后,其家人有人购买了一些理财产品的,其涉及的金额已经超过规定的,也要进行清理。
总而言之,目前的农村新的低保制度已经实施,低保家庭的人口、收入和财产情况发生变化的,必须立即通知村委会和相关部门,如果收入和财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三个月以上还没有主动告知的,不但会受到批评,而且不符合条件的,也会停止低保资助。如果还故意虚报,伪造资料,继续骗取保险,也要对其负责,将违法所得的资金追回。
好了,这就是我所说的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与措施,您对此有何看法?你的村子里有没有?请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意见,互相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nrpxzz/1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