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贫血对身体的伤害极大,贫血患者往往有心跳不正常、头晕、乏力、气促、心悸等症状。进一步研究表明贫血患者往往死于心律不齐,心率过速,胸闷,头晕,冷汗淋漓,四肢冰冷。
病因详情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AA)
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损害有关。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有关。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RCA)
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贫血。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PRCA即Diamond-Blackfan综合征,系遗传所致;后天性PRCA包括原发、继发两类。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
CDA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陛遗传型和显性遗传型。
、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
造血微环境包括骨髓基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
1)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
所致贫血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以及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均可因损伤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造血微环境发生异常而影响血细胞生成。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
贫血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IL)、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血小板生长因子(TGF)、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等均具有正负调控造血作用。肾功能不全、肝病和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时产生EPO不足;肿瘤性疾病或某些病毒感染会诱导机体产生较多的造血负调控因子如TNF、IFN、炎症因子等,均可导致慢性病性贫血(ACD)。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造血原料是指造血细胞增殖、分化、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如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等)、微量素(铁、铜、锌等)等。任一种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都可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1)叶酸或维生素B1缺乏
叶酸或维生素B1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由于各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机体叶酸或维生素B1绝对或相对缺乏或利用障碍可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
)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缺铁和铁利用障碍影响血红素合成,有称该类贫血为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该类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4、溶血性贫血(HA)
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5、失血性贫血
根据失血速度分急性和慢性,慢性失血性贫血往往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分为出凝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严重肝病等)所致和非出凝血性疾病(如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痔和妇科疾病等)所致两类。
症状/贫血编辑1、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3、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4、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5、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6、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便秘等为最多见的症状。
7、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
8、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检查/贫血1、血常规检查
有无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据红细胞参数,即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为诊断提供相关线索。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外周血涂片可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或形态改变,有否疟原虫和异常细胞等。
、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涂片反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骨髓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骨髓检查对某些贫血,白血病,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或大理石变,髓外肿瘤细胞浸润等具有诊断价值。必须注意骨髓取样的局限性,骨髓检查与血常规有矛盾时,应做多部位骨髓检查。
3、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如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巨幼细胞贫血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水平测定及导致此类造血原料缺乏的原发病检查;失血性贫血的原发病检查;溶血性贫血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血钾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等。
诊断鉴别/贫血1、应详细询问现病史和既往史、家族史、营养史、月经生育史及危险因素暴露史等。
、要注意了解贫血发生的时间、速度、程度、并发症、可能诱因、干预治疗的反应等。
3、耐心寻找贫血的原发病线索或发生贫血的遗传背景。营养史和月经生育史对铁、叶酸或维生素B1等造血原料缺乏所致的贫血有辅助诊断价值。
4、射线、化学毒物、药物、病原微生物等暴露史对造血组织受损和感染相关性贫血的诊断至关重要。
检查时特别注意:1、发热,心率,呼吸频度;、有无营养不良,特殊面容,端坐呼吸,步态不稳等;3、皮肤、黏膜有无苍白,黄疸,溃疡和淤点,紫癜或淤斑;毛发有无干燥、有无舌乳头萎缩、匙状甲、下肢有无凹陷性水肿等;4、淋巴结有无肿大;5、有无心界扩大,杂音等;6、有无肝大,脾大或胆道炎症;7、有无神经病理反射和深层感觉障碍等。
治疗详情/贫血1、对症治疗。重度贫血患者、老年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应输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体内缺氧状态;急性大量失血患者应迅速恢复血容量并输红细胞纠正贫血。对贫血合并的出血,感染,脏器功能不全应施予不同的支持治疗;多次输血并发血色病者应予去铁治疗。
、对因治疗。针对贫血发病机制的治疗。如缺铁性贫血补铁及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巨幼细胞贫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范可尼贫血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夏季,贫血这种症状就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伤害,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的身体就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会造成身体软弱乏力、皮肤苍白、气急或呼吸困难,伴有头晕、头痛、嗜睡等症状,甚至发生晕厥,在这种情况下,夏季对于贫血者来说补血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夏季食疗治贫血药膳补血
1、
配方:连衣花生00克,红枣30~50克。
制法:红枣、花生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花生烂熟即可。
功效:温补脾肾。
用法:吃红枣、花生,喝汤。
、
配方:羊骨克左右,黄芪30克,大枣10枚,粳米克。
制法:先将羊骨打碎与黄芪、大枣入砂锅,加水煎汤,然后取汁代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调味,稍煮即可。
功效:补肾强筋,健脾益气。
用法:温热空腹食用,10~15日为1个疗程。
3、
配方:狗肉克,党参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砂仁5克,牛膝15克。
制法:上物除狗肉外,入砂锅加水煎煮30分钟后,倒出药汁。将狗肉切成小块,加酱油、糖、黄酒、葱、姜、味精等调料,腌渍入味,放入锅中,加药汁及适量清水,煮沸后,文火慢慢煨至狗肉烂熟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温阳补血。
用法:佐餐食用。
4、
配方:鸡蛋1个,猪腰1只,糯米60克。
制法:猪腰去筋膜切片,鸡蛋打碎加入调料拌匀,糯米煮粥,将成时加入鸡蛋、猪腰稍煮即可。
功效:补肾健脾。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点心服食。
5、
配方:当归30克,羊肉克,生姜30克。
制法:将羊肉、当归、生姜均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料酒、清水适量,煮至羊肉熟烂,调味即可。
功效:温阳散寒养血。
用法:吃羊肉喝汤。
6、
配方:枸杞子10克,女贞子15克,桑椹子0克,韭菜子10克,五味子6克,金樱子15克,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克。
制法:上物水煎,代茶饮。
功效:滋养肝肾。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
补血食物
1、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虾及豆类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如酸枣、杏、橘子、山楂、西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维生素c有参与造血、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
3、富含铁的食物
鸡肝、猪肝、牛羊肾脏、瘦肉、蛋黄、海带、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等。
4、富含铜的食物
铜的生理功能是参与造血,铜缺乏也能引起铁的吸收障碍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注意
1.茶中含有鞣酸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铁阻碍铁的吸收喝茶会使症状加重
.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3.铁剂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功能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nrpxzz/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