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财产管理 >> 财产管理优势 >> 正文 >> 正文

海南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来源:财产管理 时间:2023-1-2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罗津记者王心武报道1月20日,海南省组织召开“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的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围绕民生保障工作的开展,介绍海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短板补长等情况。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元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海南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开展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乡居民收支稳步增长,收入结构日益改善。

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长何永东介绍,年,海南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年增加元,累计增长47.0%,年均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到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到8.4%。

“十三五”期间,海南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年的2.43降至年的2.28,缩小0.15。从收入来源看,年海南城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元,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5%,是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8.0%;人均转移净收入元,贡献率为39.3%;人均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分别为元和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6.8%和7.5%,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民生支出总额.9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5%,比“十二五”时期提高3.6个百分点。全国年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是67.0%,海南省比全国高9个百分点左右。海南省民生支出占比位居全国前列。省财政坚决保障好民生支出,每年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

“‘十三五’期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民生保障。”海南人社厅副厅长李璟介绍。

五年来,海南坚持就业优先,稳住全省就业“基本盘”。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了累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62.93万人,超额完成“十三五”就业45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就业人数占比自年起稳定在50%以上;城镇就业占比稳步提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增多,区域就业结构更趋合理。重点群体就业进一步稳定,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持续稳定在85%以上;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逐年增多,年达到.8万人;累计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6.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87万人,认定就业扶贫车间(基地)个,开发扶贫公益专岗个,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职业技能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加、结构不断改善,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数量,分别比“十二五”末增加了12.29万人和1.5万人。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劳动争议调处制度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形成,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仲裁结案率分别保持在60%和90%以上。

五年来,海南坚持民生为本,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22.18%、15.57%、17.65%、29.28%;待遇水平稳步提高。连续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和同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实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按年度自然调整;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70.31亿元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疫情以来共减免家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83.3亿元,为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万元,充分发挥了社会保险兜底保障作用。

五年来,海南坚持创新引领,跑出改革发展“加速度”。探索出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实施建设领域以银行保函方式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试行事业单位聘用外国人管理办法和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等全国首创性、差异化制度,出台全国首个社会保障卡领域法规,推动人社公共服务法规制度不断完善,为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社法治支撑和保障。

引进1.8万名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

“为改变海南基础教育存在的高端人才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年起,海南省投入1.5亿元,用三年时间实施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燕仪介绍,该工程是海南建省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经费最多、待遇最优”的基础教育引才工程,共面向全国引进“火种型”校长教师名,其中优秀校长51名、骨干教师名。他们中超过75%的人来到海南后,到贫困地区、民族市县和乡镇以下学校任职任教,补齐教育薄弱地区人才短板。在该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十三五”期间,全省各市县相继开展市县级“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共引进1.8万名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

在年“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1.0版本的基础上,年,海南省开展2.0版本的“校长+骨干”学校管理团队引进,随后又启动实施3.0版本的“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实现了从引进“好校长、好教师”到引进“好团队”再到引进“好学校”的“三好工程”迭代升级,走出一条高位嫁接、开放发展的教育发展路径。

“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于年1月正式启动,即每个市县通过引进办学、合作办学等方式,至少办好省级水平优质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各1所。

截至目前,全省已引进或正在洽谈的合作办学项目共计个,其中北师大附中、人大附中附小、华东师大附中、上外附中、南开大学附中等51个优质合作办学项目已经落地开学,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省各市县(区),提供了13万个优质学位。

所引进的优质学校和优秀的教育团队,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不仅合作办学学校本身教育水平、办学成绩显著,我们还通过优势教育资源的扩展以及教师培训等项目,辐射和带动了当地一批学校的发展,目前市县在外地读书的学校大量回流,比如像万宁,万宁今年回流到本市县就读的学生超过了名,琼中这几年回流的学生也达到了0多人,引进的名校、名师就像一颗火种,带动了当地教育的优质发展,促进了当地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8.8岁以上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全面落实《“健康海南”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推动了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海南省卫健委副主任杨金瑞介绍。

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年的25.25%下降为年的20.42%,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全省人均预期寿命由年77.7提升至年的78.8(预计年79岁);孕产妇死亡率由年的18.97下降至年的11.57/10万;婴儿死亡率由年的6.03‰下降至年的4.1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年的8.02‰下降至年的6.19‰。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医院药占比控制在30%以下。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比年提高8.64%。

------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30万以上人口的县均至少拥有医院和医院,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医院建成,一批新建项目投入使用和试运行,一大批重点项目正顺利推进。投入20多亿元完成了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服务能力得到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年起,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麻疹发病率多年保持在全国较低水平,连续12年无甲类传染病疫情发生,连续27年无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连续21年无白喉病例报告,5岁以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全省3个城市、8个县城、11个乡镇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占比分别达33%、80%、6%;8个城市(县城)被命名为“海南省卫生城市(县城)”。

----健康产业取得较好成效。年前三季度,医疗健康产业增加值.71亿元,同比增长3.7%,预计全年实现医疗健康产业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6%。

-----健康扶贫工作成效得到巩固。建立“四免一降五保障”机制,实现贫困人口住院报销达到90%,慢性病门诊报销达到80%,特困人员%报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全省各级各届的共同努力下,利用28天时间迅速控制了新冠疫情,并自年2月20日以来未发生本土病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nrpxzz/9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