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鹰”姿
文图/赵勇进、张玉昌
从警13年,破获刑事案件千余起,抓获嫌犯数百人,人称“拼命三郎”;本以为是彪悍的东北爷们,可没想到是个中等个头,面善的脸庞透着透着一丝腼腆,虽满口的东北味,却并不是“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的那种……他就是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一中队长孙鹰。
历数他经办的一件件大案,就知道人如其名。他像鹰一样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只要犯罪分子留下蛛丝马迹,他就能凭着职业敏感辨认出犯罪嫌疑人;他像鹰一样不惧困难挑战,始终坚信“行凶必留痕”,只要发现一条线索,就能“在大海里捞针”;他像鹰一样勇猛顽强,面对穷凶极恶的嫌犯,无所畏惧,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01不负韶光守初心——“把小事办好也能得到群众信任”
孙鹰的名字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爷爷给他起的,爷爷在他身上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像雄鹰一样,长大后能够展翅翱翔,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年,他考出了高于一本线80分的高分,在有很多名校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他毅然选在了自己的梦想——中国刑警学院。年毕业后,孙鹰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分到了金桥派出所。到所里不久,他就遇上了这样一件事。
年的元旦前,辖区某小区居民报案称家中电动车被盗。所长指派孙鹰前去调查,这是他受领的第一个单独执行的任务,他下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元旦假日三天,他全身心投入到案件查办中,却始终没有发现丢失电动车的蛛丝马迹。
但是他却发现一个意外情况,监控视频显示有一个可疑人物,半夜从小区骑着一辆自行车出去,就再也没有返回,职业敏感告诉他,这个人肯定有问题。小伙很快被带到了派出所,经过讯问,这是个常吃窝边草的惯犯。当他把自行车送还失主时,让失主感到吃惊,“真没想到这也能找回来!”。
在这个小案中,他得到两点启发,一是觉得自己还是有当警察天赋的;二是自己还能对老百姓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他说“这是我入警主办的第一个案子,案子虽小,但它时刻提醒我,警察的职责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感到安全可靠。当时群众惊喜的表情也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它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把群众的小事办好,也能体现出我们的价值,得到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
年春节前夕,辖区海滨路沿线大量路灯电缆被盗,经过侦查研判初步确定两名嫌疑人身份。此时,距离春节仅有几天,好几年没回东北老家过年的孙鹰,本打算带着妻子孩子回东北老家与父母相聚,而出差抓人就意味着回不了家。身为中队长的孙鹰没有犹豫,在腊月二十五便飞往黑龙江绥化,连夜与当地警方沟通开展工作,仅用了不到24个小时,就在当地一村子内成功抓捕到第一名嫌疑人。
经过审讯,嫌疑人交代了盗窃路灯电缆的犯罪事实。孙鹰又乘胜追击,连夜从黑龙江赶往吉林,在连续查看监控10余个小时后,终于发现了第二个嫌疑人的踪影。寒冬腊月,东北零下三十几度,孙鹰和他的同事,经过一整夜的蹲守,终于在腊月二十七一大早,成功将第二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有人说,这样的案子没有必要那么拼,往后拖一下不影响结案。可孙鹰不这么认为,他说:“盗窃电缆案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犯罪分子一天不归案,群众就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的利益损失。”
02不言放弃办要案——“他是一个特别会‘研导’的人”
年5月17日,分局经过近八个月的精心经营和缜密侦查,一举抓获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在境内组织招募者和话务员共计32名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虽然被抓了,固定证据却成了难题,而且这些犯罪嫌疑人大部分都是“老手”。为此,孙鹰等办案人员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内心非常清楚,检察院、法院是靠证据来说话的,面对这些狡猾的犯罪分子,在“零证据”的情况下,一旦审讯不成功,就无法固定完整的证据链,他们近八个月的辛苦付出就会付诸东流,犯罪分子就会逍遥法外,群众的财产损失就无法挽回。
为此,孙鹰作为专案主办侦查员,通过反复研究,他们制定了清晰有效的审讯取证方案。在众多犯罪嫌疑人中,孙鹰负责审讯“贼首”,承担了最重要也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专案组每天审讯结束后,孙鹰都要汇总当天的审讯情况,然后认真总结,及时向同事通报情况,确定下一步的审讯任务和重点。在孙鹰的带领下,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战,专案组全线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同时,探索出一条从人到案,再从案到人,从而相互印证形成完整证据链条的反电信诈骗案件取证模式,并取得了检、法部门的认可,这为全国同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
说起这个案件,同事们都向他伸出了大拇指。民警李涛评价他:“我和他同事只有两年多,但我感觉他是一个特别会‘研导’的人,只要有了案子,他就一头钻进去了,不管案子有多复杂,犯罪分子多狡猾,压力有多大,他总能技高一筹,攻破犯罪分子的心理防线。”
年7月,分局获取一条通过网上交易仿真枪支的线索。接到命令后,孙鹰和同事迅速行动,将收货人刘某抓获。通过突击审讯,发现其购买的仿真枪支系从一QQ好友处购买。
孙鹰立即分析研判,追根溯源。结果发现刘某交代的这个人用的是化名、虚拟网址、非实名号码,案件侦办一时陷入死胡同。
“怎么办?”本想尽快破案却发现侦查走入死胡同,同事有点不知所措。“新技术用不上,那就用老办法、笨办法。”孙鹰及时转换了侦查思路,“枪从哪里来,我们就追到哪里!”
他们立即奔赴刘某购买枪支的发货地,经过调查了解到,该快递收件员在一邮局门口招揽快递生意,寄送快递的人都是经过该地的人随机进行邮寄快件。快递员仅记得邮寄包裹的是一个30岁左右、操北京口音的男子,而且寄件人很可能只是随机找了一个快递点进行邮寄。案件侦查又陷入了僵局。
“他邮寄一次,还会邮寄第二次,咱们就来个守株待兔!”孙鹰对同事说。果然,三天后,一名背着双肩包的男子进入了视线,孙鹰和同事当场查获疑似子弹几百发,后对其住所搜查出大量改装枪支配件、工具和疑似子弹。
经审讯后,发现该犯罪嫌疑人杨某同样是利用QQ与其上线联系。通过进行分析研判,确定该群的管理员为这个团伙的核心人物,但此人同样是用的假身份、假联络方式。
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孙鹰和同事认定福建许某嫌疑最大,并立刻奔赴前往侦查,连续跟踪蹲守半个多月。一天晚上,许某突然驾车外出到一偏僻的蛋糕店,并向店内抬入一个纸壳箱。
这是犯罪嫌疑人的“兵工厂”,还是涉案物品临时藏匿地?抓还是不抓?面对这一异常举动,孙鹰非常冷静,“没有确凿的证据,决不能轻举妄动!”
随后的一个星期内,犯罪嫌疑人驾驶的车辆突然消失了。会不会是犯罪嫌疑人杨某落网使得许某有所察觉?是否需要马上收网,避免犯罪嫌疑人外逃?侦查工作又出现两难的局面。
经过认真分析,孙鹰认为他们被发现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继续进行24小时蹲守。
一个星期后,犯罪嫌疑人的车辆再一次出现,虽然更换了牌照,但是这辆车右前轮毂是绿色的与之前驾驶的车辆相同,孙鹰确定这就是犯罪嫌疑人车辆。他们一路跟踪,竟又一次来到蛋糕店,发现许某将多个纸壳箱抬入店内。
机不可失!孙鹰和同事立即冲入店内,控制住许某。经搜查,发现纸壳箱内是满箱的枪支改装配件和子弹。
该案的成功侦破,最终共缴获仿真枪支15支,自制子弹余发,改装枪支和制造子弹零部件余件,捣毁“地下兵工厂”两个,切断了一条贩卖仿真枪模的地下通道。
事后,他的同事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线索竟然挖掘一个大案。“我了解他”,他的警校同学、现在的同事李林山说,“只要一有案子,他就显得非常兴奋,像上足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办案中,他总能用特有的敏锐,发现、搜集、固定证据,达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03不惧危险追“穷寇”——“不抓住他,群众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
刑警的荣光是因为他最能代表警察形象,刑警的危险是因为他常常面对生死考验。年6月的那次抓捕行动就是这样的情形。
这是一起上级督办的目标贩毒案件,主犯突然返回多年不回的吉林老家,其手下“马仔”仍在烟台,其上线制毒工厂在成都。原本做好的两地抓捕计划突变,孙鹰临危受命,连夜与同事赶往吉林省磐石市,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他迅速确定了犯罪嫌疑人藏匿地。专案组获悉6月25日成都方面要出货,立即决定三地同时收网,烟台、成都两地抓捕组都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就等着吉林抓捕组最先动手,孙鹰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是个新建小区,人员登记混乱、车辆众多,孙鹰寻遍小区,发现一辆套牌尼桑轿车的车架号与嫌疑人相符。孙鹰决定在车辆附近蹲守,另一组在嫌疑人之前出现的楼门口守候。
等到11时许,嫌疑人没有从预判的单元门出来,而是突然从车旁的树丛内出现,直接坐进车里发动车辆准备离开。此时,孙鹰意识到,失去了此刻的最佳抓捕时机,可能会导致三地统一行动失败。嫌疑人狡猾、多疑,生性残暴,并随身携带武器,抓捕工作有巨大危险。但他毫无畏惧,只身一人向车门靠近并拉住车门,嫌疑人却警觉的按下了车门锁。就在这紧要的危险关头,孙鹰急中生智,在亮出警察证的同时,大喊“你小子,刚回老家就不老实!下车!”但嫌疑人依然踩下油门逐渐加速,万幸的是其没有识破烟台警方身份,没有玩命逃窜。孙鹰冒着随时被绞进车轮的危险,紧紧拉着车门全力奔跑,同时大声呼喊外围队友,被汽车拖出一百多米,终于逼停了车辆。当打开车门时,嫌疑人身边放着一只仿“六四”手枪。
后来,同事们责怪他:“你不要命了!”可孙鹰说,“当时不抓住他,他要警觉了就更难抓了,群众就会有更大的危险。我是一个警察,不管面对的是刀是枪,我都必须冲上去,我想换你们也会这么干。”
孙鹰从警13年,当刑警10年,从一名普通的侦查员到中队长,一直奋战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他对刑侦工作有这样的感受:“刑侦是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为有幸融入其中而深感自豪。”
10年前他侦破的第一个命案,至今记忆犹新。那里清明节,烟台开发区海边发生命案,两名务工人员酒后打架,其中一人用砖头将另一人打死,将尸体扔进海里,然后连夜潜逃。
该案件当时影响非常大,局领导指令孙鹰牵头尽快破案,他立刻全身心投入案件侦破中。由于犯罪分子非常狡猾,他们先后4次前往其老家河南,2次前往其父亲打工所在地浙江舟山,但都扑了个空。
后经多方调查,发现该犯罪嫌疑人藏匿于广东佛山,孙鹰和同事们立刻前往,连续工作一个月,终于调查清楚其在某工地打工。来到工地后,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长约1公里的民工板房,如果逐一搜捕,势必引起犯罪嫌疑人的警觉。为了不打草惊蛇,孙鹰和同事假扮民工,逐个板房寻找,最终将杀人犯抓捕归案。
为了破获此案,这一年孙鹰行程近万公里,出差达7个多月,“干工作总是有股子拼劲”,这是与孙鹰共事过的同事对他的评价,他正是凭着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侦破了一起又一起命案,为辖区命案必破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分局指挥中心主任赵明成,当初是带他的师傅,“要永远对得起死了的人”,孙鹰一直把这句忠告牢记在心里:“犯罪分子逍遥法外,随时还会作恶,群众就会多一分威胁。我们必须尽快抓住他。”
04不离不弃共风雨——“他俩是警营‘最佳夫妻搭档’”
年1月16日早上,孙鹰和同事连续驱车14个多小时,从湖北孝感将一名涉嫌电信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带回烟台,当时距离春节只剩下8天,正是大家都在准备年货、走亲访友的时候。而孙鹰和同事们心中异常坚定,“谁不让群众过好年,我们就不让他过年!”
抓到犯罪嫌疑人仅仅是一系列后续工作的开始,接下来一连串的审讯、收集证据、整理资料、提请逮捕等,孙鹰又忙活了一个春节。
而他的妻子史景妍同样作为一名警察,在分局指挥中心合成作战岗位上。春节期间,她像平日里一样,在合成作战指挥部紧盯合成作战屏幕终端,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nrpxzz/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