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在线发表于JMC上的一篇文章,作者应用“骨架跃迁”策略得到一种靶向PHD2的临床候选药物,其代表性化合物17具有不错的活性和良好的ADMET性质。化合物17目前正在一期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介绍贫血是以循环血红细胞(RBCs)水平异常降低或存在的血红蛋白(Hb)含量不足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导致到达组织和器官的氧气含量不足。最近,脯氨酰羟化酶(PHDs)小分子抑制剂使用已被临床验证为贫血治疗的新型有效疗法。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内源性EPO来克服rhEPO治疗的副作用。在三种PHD亚型(PHD1,PHD2和PHD3)中,PHD2是分布最广泛的同工型酶,在调节HIF-α稳态及其下游基因表达(如EPO)中起主导作用。抑制PHD2被认为是上调内源性EPO水平用于治疗贫血的有效策略。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越来越多的PHD2抑制剂被开发出来。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0种PHD2抑制剂进行了临床试验,其中3种已经获得批准(Figure1A)。从结构上看,所有临床试验或批准的PHD2抑制剂都是内源性辅助因子2-OG的类似物。▌结果和讨论1.PHD2抑制剂的设计和SAR研究如Figure1A所示,化合物1a-1c中具有3-hydroxylpicolinoylglycine结构片段(蓝色部分),该结构片段能够结合在PHD2的催化位点(Figure1B-1D)。此外,化合物1a-1c中的红色部分也能够阻止HIF靠近PHD2的催化位点(Figure1E)。通过对化合物1a-1c结构特点的总结,作者应用“骨架跃迁”策略(ScaffoldhoppingStrategy)将红色部分替换为同样具有刚性和线性(rigidandliner)特点的炔基片段,同时保留了蓝色部分,从而设计出了化合物2,其中“R”表示为各种各样的取代基团。如Table1和Table2所示,作者进行了SAR研究。最终得到了化合物17,其具有最好的抑制活性(PHD2IC50=64.2nM)。2.分子对接研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炔基化合物与PHD2酶结合模式的关键结构特征,作者利用蛋白配体对接软件GOLD5.1对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6和17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3.选择性研究作者研究了化合物17对其他酶的选择性情况。这些基于酶的结果表明17是一种有前途的PHD抑制剂,具有良好的HIF稳定选择性窗口。4.化合物17稳定了HIF-α并上调EPO的表达和分泌5.代表性化合物对体内血浆EPO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7对血浆EPO水平的上调效果最好,其效果甚至优于阳性对照FG-。6.化合物17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研究作者研究了化合物17在健康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评价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性质。表明化合物17具有不错的半衰期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化合物17在这五种肝微粒体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人肝微粒体中。结果表明化合物17可能具有合适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在人类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7产生临床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低。7.口服化合物17可改善顺铂治疗诱导的贫血8.化合物17的亚急性毒性和遗传安全性评价以上结果表明化合物17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对正常组织无急性毒性,治疗窗口宽。此外,还通过AMES实验评价了化合物17的遗传毒性,未观察到显着的的遗传毒性。综上,这些发现表明化合物17在体内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适合进一步的临床开发。▌结论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应用“骨架跃迁”策略,用刚性和线性的5-炔基吡啶核取代了FG-中的刚性异喹啉核,从而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含炔基的PHD抑制剂。在这些化合物中,化合物17在体外和体内都被认为是活性最高的化合物。根据其总体药理、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的安全性,化合物17作为口服治疗贫血的药物已进入人体临床研究。参考出处:1.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pxdzz/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