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年终于度过。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保险业在业务增长方面有一定的承压,但在健康险等领域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年,银保监会始终保持强监管要求。据普华永道统计显示,年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共开出张罚单,罚款金额高达2.36亿元,涉及家保险机构。其中,财产险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突出。张罚单2.36亿元罚金年,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共开出张罚单,罚款金额高达2.36亿元,涉及家保险机构。分季度来看,年一季度保险业开出罚单张,涉及罚款金额万元;二季度开出罚单张,涉及罚款金额万元;三季度开出罚单张,涉及罚款金额万元;四季度开出罚单张,涉及罚款金额万元。从趋势上来看,年一季度集中释放了年12月的罚单,二、三季度罚单数量和金额较为接近,四季度从罚单数量和金额上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据普华永道分析,这可能是由于保险行业“开门红”大战逐渐升温,部分险企片面追求规模和业绩、以高费用换取短期业务发展而造成的结果。财产险公司乱象突出根据全年处罚数据统计显示,从机构类型来看,年财产险公司累计受到的处罚最多,包括罚单数量和罚款金额两方面。其中,财产险公司年收到罚单数量达张,占比41.88%。另外,财产险公司年收到的罚款金额累计约为1.34亿元,占比57.01%。从季度趋势来看,财产险公司四个季度收到的罚单数量分别为张、张、张、张,罚款金额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万元。由此可见,财产险公司四季度收到的罚单数量和金额较为突出。普华永道分析,这说明财产险违法违规现象反弹严重,监管对于财产险乱象的打击力度也随之增加。另外,从违法违规事由分析来看,财产险中“编制虚假材料”以及“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两大行为出现频率较高。人寿险公司方面,年43家人寿险公司共收到张罚单,占比27.57%;罚款金额累计为.5万元,占比24.35%。按照处罚金额排序,寿险公司年度前五大违法违规事由分别为,“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欺骗投保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费率”。其中,虽然“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费率”出现频率不高,但只要出现,一定是严惩狠罚的对象。保险中介机构方面,年家保险中介机构共收到张罚单,占比25.57%;累计罚款金额达.12万元,占比15.59%。从处罚金额来看,保险中介机构年前五大违法违规事由分别为,“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牟取不正当利益”“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虚构违规操作中介业务”“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从机构类型来看,年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仍然为受罚的主要对象,罚单数量及罚款金额占据保险中介机构总体处罚水平的一半以上。严监管已纳入常态化管理要求从行业整体来看,按照罚款金额排名,“编制、提供虚假资料”成为年度保险业最频“踩雷”处罚事由,平均每5张罚单就有1张与该事由相关。年,涉及该事由的罚单为张,涉及罚单金额.7万元。据了解,“编制、提供虚假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编制、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报销未实际发生的服务费”“支付未实际发生的培训费用”“保单记载虚假电话号码”“虚列业务员营销激励方案费用”“工作人员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虚构劳务派遣人员、外包劳务费”。另外,“虚构中介业务”和“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之外的利益”也成为保险业屡禁不止的违规事项。其中,“虚构中介业务”涉及罚单张,涉及罚单金额.69万元。“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之外的利益”涉及罚单张,涉及罚单金额.67万元。普华永道分析表示,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年保险业的罚单数量和金额都要远高于年,这说明监管机构毫未松懈对保险业市场乱象进行整治和查处。另外,年银保监会共颁布45份监管要求,体现了更加细化及指向性的监管要求。此外,除罚款外,年的处罚还涉及撤职、禁入、停业、吊销牌照等更加严重的决定。普华永道建议,保险机构在满足业务目标的同时,需始终如一坚持监管合规要求的底线,将满足监管要求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进行从上到下的管理。具体操作层面包括,加强风险及合规内控的管控力度,建立良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合规及业务有效融合,联动一二三道防线形成闭环的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考核及问责,应用自动化合规工具提前预警,及时发现业务过程中的合规问题等。(记者郭伟莹)来源:中国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pxynxzz/10056.html
上一篇文章: 构建资产管理系统的五个最佳实践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