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发病,与日常饮食有密切的关系。高脂肪饮食的人群,一旦查出贫血,最好马上进入大肠癌筛查程序,做粪便隐血试验、肛门指诊等检查排查大肠肿瘤。
据媒体报道,一位刚40岁的男性,3个月前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贫血,但由于工作繁忙,拿到体检报告后也没有仔细查看。近日,医院检查,竟然发现患了结肠癌。
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结肠癌新发病例约万人,结肠癌在中国恶性肿瘤排行榜上是前“三甲”。有专家表示,我国结肠癌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5岁至55岁,比国外提早了10年。
平时吃得太“好”的人群
出现频繁放臭屁、贫血要警惕
结肠癌的发病,与日常饮食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进入大肠后,蛋白质和脂肪残余是少量的,这些少量残余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还可继续合成人体必需的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一些非必需氨基酸,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
但食肉过多的人,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太多,超出了小肠的消化能力,进入大肠的就不是少量残余。过多的营养物质在大肠,会导致大肠菌群失调,并将那些富余的营养大量合成胺类物质。胺为气体时,气味十分臭,“放臭屁”就有可能是在释放胺类气体。
据了解,上述案例中的患者就是典型的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加上上班族平时久坐,缺乏运动,进一步增加了结肠癌发病风险。
此外,贫血也应该引起40岁以上人群的重视。据了解,结肠癌患者早期会缓慢少量失血,逐渐出现贫血。轻度贫血时,患者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到后期出现便秘、腹胀等症状时,不少患者确诊已是晚期。
排查大肠肿瘤
别忘了这几个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平时饮食不健康,一旦体检发现贫血,就要进入大肠癌筛查程序,排查大肠肿瘤。
首先,做粪便隐血试验、肛门指诊。由于70%的直肠癌处于直肠中下段,通过肛门指诊就能排查,有经验的医生1分钟就能做完这个检查。
如果指诊检查阴性,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就做乙状结肠镜或纤维肠镜检查;若肠镜检查阴性,大便隐血试验复查阳性,应做全结肠镜或气钡双重造影。如果检查结果是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及时治疗后,治愈的可能性很大。
医院有权威的普外科专家坐诊,平时饮食不太健康,如体检发现贫血,特别是上了40岁,有家医院看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pxynxzz/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