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年4月20日
4时33分
我们迎来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
谷雨节气后
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空气中的湿度进一步加大
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生长
牡丹吐蕊,樱桃红熟
杜鹃夜啼,万物生长
一片盎然生机扑面而来
自然景物告示人们
时至暮春
田间地头,春风拂面
各种农作物依次播种
谷雨,雨生百谷
是庄稼生长的好时节
插秧、播种
农民们也要过一段最繁忙的时光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
浮萍布满池塘
旺盛生长
二候鸣鸠拂其羽
鸣鸠拂其羽
是指布谷鸟翩翩起舞
布谷声声,雨纷纷
勤快的农家人哼着歌
奔忙在田间地头
三候戴胜降于桑
所谓戴胜降于桑
是说戴胜鸟在桑树上筑巢孵育雏鸟
而蚕宝宝们吃着脆嫩的桑叶
一天天长大
谷雨习俗食香椿
谷雨前后
是香椿上市的时节
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
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采香椿也是充满乐趣的春事之一
品谷雨茶
谷雨茶,即“雨前茶”
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
又叫“二春茶”
这个时节的春茶鲜香宜人
赏牡丹
谷雨前后
是牡丹花盛开的重要时段
牡丹花也因此被称为“谷雨花”
民间流行“谷雨三朝看牡丹”的风雅习俗
走谷雨
谷雨这天
自古有“走谷雨”的风俗
青年妇女走村串亲
或者干脆到郊外“闲庭信步”
亲近自然,强身健体
此外,谷雨时节
还有祭海、祭仓颉、沐浴等习俗
谷雨养生谷雨时节
气温回升快
很容易“上火”
在饮食调理上
应少食燥热食物
多吃柔肝养肺的
黑米、豆类、荠菜、芹菜、
油菜、菠菜、胡萝卜、莴笋等
另外,还要注意及时补水
此时节
饮食宜清淡、营养
强调粗细、荤素搭配
减少高蛋白质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谷雨时节,天气转温
室外活动增加
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等开放
杨絮、柳絮四处飞扬
过敏体质的朋友
出门应注意做好防护
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戴任又名戴胜,是一种头顶有冠毛的黄白斑纹小鸟,栖息于农家常种植的桑树与麻树之中。
谷雨习俗禁杀五毒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还附有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迟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文字说明,寄托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安宁的心理。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喝谷雨茶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谷雨食香椿
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谷雨祭仓颉
据说,“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至今陕西的一些地方还保留此风俗。
赏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
至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还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谷雨·养生好时机谷雨节气期间,肝脏气伏,这时心气和脾胃逐渐旺盛起来。脾胃旺盛,消化功能好,营养容易被吸收,所以此时是身体补益的好机会。
《黄帝内经》里说“无春即无夏!”,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人体最易遭受风湿邪气的侵犯,不注重养生,将会影响到夏季的健康。
一、早晚适当“春捂”
常言道:“谷雨寒死老鼠”,意思是说,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人易患感冒,应注意保暖。
谷雨昼夜温差较大,中午热、早晚凉,因此早晚还应添加衣服,适当“春捂”,气温不要超过15℃以免火热内生。
二、防“湿邪”伤身
医学专家表示,由于谷雨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是神经痛的高发期,因此需防“湿邪”侵袭伤身。注意开窗通风,加强保暖,不要着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在日常饮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红豆、茯苓等。
应对方法:谷雨时节湿度大,按揉或艾灸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的阴陵泉穴能健脾祛湿。
三、柔肝疏肝
春属木,与肝相应。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谷雨时节达到最旺。此时如果七情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因此,柔肝疏肝,调畅情志也是这一季的养护重点。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进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可以选取命门穴和中脘穴艾灸疏肝。
四、防过敏、勿出大汗
谷雨前后,杨花柳絮随风舞,很容易引起鼻痒、鼻塞、咳嗽和皮肤过敏等症状,所以户外活动要戴口罩或用纱巾蒙头,多喝水,适当多吃些清肺、润肺食物。
谷雨时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等运动方式,但谨记应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
因谷雨正值春夏之交,此时人体气机发散,较易出汗,而汗出过度则会影响夏季时的气血健康。
五、健脾和中
中医认为,脾属土,为内脏平衡中心。少思节虑,不争名,恬淡清静可养脾。
脾中不化为实,不喜食为虚;多疑惑者为脾不安;面色憔悴为脾有伤;喜甜食者为脾气不足;痰盛者为脾气湿重。
因此,早睡早起,口味清淡,避免厚味肥甘,是护脾的关键。
应对方法:地瓜、山药、土豆、香菇等都是补脾胃的食物,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在春天的这个时节不妨食用一些,特别是山药,中医认为山药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补气、补肾固精、养阴养肺的功效。
六、泻火泄热
谷雨之后,气温逐渐回升,上火的人又多了起来。中医认为,春天阳气升发,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加之春季干燥多风,人体较难保持新陈代谢平衡,易使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
应对方法:点按内庭穴,最好在早7-9点早餐后进行,这时胃经气血最为旺盛。可用大拇指按压或火柴头点压,次为宜,每天按摩1-2次,有清胃、泻火、解毒的疗效。
谷雨饮食养生服用“谷雨养生汤”
“谷雨养生汤”是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具体做法是:
鸭梨半个,荸荠5个,藕30g(或用甘蔗50g),麦冬15g,鲜芦根15g,一起用锅煎水0ml,于谷雨当天上午9~11点和下午5~7点之间各取汁ml饮用,可加冰糖调味。
上午9~11点服用此汤,可提升阳气;下午5~7点服用此汤,可以滋阴生津。
莫忘省酸增甘以养脾
谷雨虽属暮春,但饮食上仍需注重养脾,宜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味食物。
同时,宜多食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赤小豆、扁豆等。可用薏苡仁30g,木瓜20g,大米g一起熬粥喝,经常食用可健脾祛湿、散寒止痛,尤其适用于风湿患者。
忌过早食冷饮
民间有谚语说:“谷雨夏未到,冷饮莫先行”。
由于谷雨节气气温升高较快,有些人迫不及待地吃起冷饮来。
谷雨时气温虽已较高,但仍未到炎热的夏季,食用冷饮后,人体受到冷刺激会导致肠胃不适。另外,还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以保护脾胃。
小心春天里的一把肝火
食疗重点:养肝清肝,滋阴明目。
谷雨节气,此时温度上升,春季蓄积的内热容易随阳气上升,为肝火,出现目赤肿痛、口腔溃疡等肝火上炎的病症,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阴明目。
在众多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春季里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有较好治疗作用。
另外,可适当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甘蔗、苹果、桑椹等水果。
食香椿
而在饮食方面,则有“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硬如木。”的说法。谷雨前的香椿要吃就赶紧的,过了谷雨,嫩芽变榆木疙瘩就咬不动了,且等来年吧!
作为树上蔬菜,香椿实则为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的颜色犹如玛瑙、翡翠,而且香味浓郁,难怪宋代文豪苏轼用“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来赞美这一节令鲜蔬。
运动养生谷雨时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等运动方式,但谨记应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
因谷雨正值春夏之交,此时人体气机发散,较易出汗,而汗出过度则会影响夏季时的气血健康。
因汗液所化,谷雨时节万物靠雨水生长、成形、壮大,人体也是一样,只有春季津液充足,到夏季时才能气血旺盛,因此谷雨时运动勿大汗。也可练“谷雨三月中坐功”以养生,具体做法是:
每天清晨,自然盘坐,右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左,左臂弯曲呈直角,前臂平举在胸前,五指自然弯曲,手心朝胸,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然后左右交换,动作相同,左右各做35次。
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
常练此功法可改善脾胃结块瘀血、目黄、鼻出血、颌肿、臂外痛、掌中发热等。
经络养生谷雨节气养生除了以上几方面外,还应注意经络养生。浴足温经是谷雨时经络养生的方法之一,具体做法是:
在谷雨节气当令及前后各一天,酉至戌时,也就是18:00~21:00点时,将木盆中倒入开水,待水温合适时,放双足于水中,温经通络5~10min。同时,做深呼吸5~10次,然后用食指或拇指点或按两侧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和血海穴各6次。
本法可开穴通络,通过脏腑传感,调整脾、肾、肝三经经络及脏腑气血阴阳平衡。
情志养生谷雨正值春夏之交,春季为肝气当令,肝与情志密切相关。
事实也证明,四五月份人容易出现精神异常情况。因此在谷雨时应格外重视保持情绪乐观,遇到烦恼时多向家人和朋友倾诉,或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尽量把不良情绪调节好,切忌遇事急躁,妄动肝火。
-END-转发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快乐
欢迎加入陈钟中医诊所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