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贫血的症状 >> 恶性贫血症状 >> 正文 >> 正文

新生儿贫血的护理

来源:贫血的症状 时间:2018-7-12

新生儿贫血包括生理性贫血和病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是指足月儿生后6~12周血红蛋白测量下降至95~g/L;早产儿生后5~10周血红蛋白下降到80~g/L,或出生体重1.2kg者生后4~8周血红蛋白下降到65~90g/L。

对症护理

1.改善环境,减少声音、光线刺激,为宝宝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所有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对宝宝的刺激,给予宝宝安抚,避免哭闹。每天床边擦浴,避免搬动宝宝,使能量消耗降至最低。做好基础保护理工作,预防感染发生,以免加重病情。

2.正确补充多种维生素

(1)铁剂:铁是血红蛋白生成原料,补充铁剂可以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和铁储存量。

①建议在添加铁剂的同时加用维生素C,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利于铁的吸收;

②新生儿常用口服铁剂,口服铁剂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宜于两餐之间服用,避免奶制品影响铁剂吸收;

③必要时给宝宝置入胃管,保证足量铁剂摄入;

④服用后大便变黑色或柏油样,停药后可恢复;

⑤注意观察疗效,服用铁剂12~24小时后,贫血症状缓解,进食奶量增加;血红蛋白计数于1~2周后逐渐上升,3~4周后达到正常,若没有效果,应积极寻找原因。

(2)维生素E:E对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很重要,补充维生素E应与铁剂分开,至少间隔2小时,以免维生素E与肠道氧化失去活性。

(3)叶酸与维生素B12:维生素C与叶酸同服,可抑制叶酸在胃肠中吸收,大量的维生素C会加速叶酸的排出,维生素C对维生素B12也有同样的影响。因此,两者与维生素C同服时,时间最好间隔半小时以上。

3.在医生指导下正确输血。

密切观察病情,预防病发症

1.病情观察:观察宝宝的精神反应,皮肤颜色,进食情况,24小时出入量,定时测量体温、血压;备好急救物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并发症预防:贫血严重者可致呼吸暂停、生长障碍、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减低易致各种感染,合理用氧,做好手卫生工作,减少感染发生率。

健康教育

1.告诉家长讲解贫血发生的原因,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同时告知家长新生儿贫血的产前高危因素;母亲自身免疫性疾病、产前服用药物等,指导母亲再次怀孕时,需做好产前检查。

2.指导家长学会正确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鼓励参与宝宝的护理。

3.提倡母乳喂养,教会正确的挤奶方法和喂奶姿势。

4.贫血宝宝吸奶能力较弱,家长要耐心喂养,并观察宝宝进食情况和耐受程度。

5.教会家长观察贫血的特征性表现,当发现宝宝精神差、嗜睡、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时及时就医。

6.遵医嘱正确服用铁剂、补充维生素。定期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增加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量,1个月后可加服钙片和浓缩鱼肝油,4~6个月按时添加辅食。

7.对患儿进行智护训练,如视听觉刺激、抚触、做婴儿操等,以进行早期教育,促进智力开发。

赞赏

长按







































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expxzz/3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