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消息,按照发射流程,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区测试、推进剂加注和发射前状态设置,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也已完成加注前的全部测试工作,即将开展常规推进剂、低温推进剂加注,将于近日择机发射。“整装待发”此次将要发射升空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十五颗卫星,一旦发射成功,将意味着耗时26年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圆满建成!那么,我们来谈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到底有多牛!北斗工程徽标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GLONASS后的第三个成熟卫星导航系统,其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构成。一、北斗工程建设主要目标突破以星座组网、高精度时空基准、星座自主运行为主要特征的关键技术,整合国内卫星导航自愿,建成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北斗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二、北斗系统建设主要历程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年,我国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即北斗一号系统于年完全建成,此后,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工程建设。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这就是服务于亚太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是中国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2颗)以“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于当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即将发射,此次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着耗时26年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圆满建成!实现完成对全球的覆盖,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卫星三、北斗系统有着强大的功能1.四大功能①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可以达到一次传送达个汉字的信息。在远洋航行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②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授时精度10纳秒。③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④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户/小时。2.军事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主动进行军事各级部队的定位,也就是说大陆各级部队一旦配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除了可供自身定位导航外,高层指挥部也可随时通过“北斗”系统掌握部队位置,并传递相关命令,对任务的执行有相当大的助益。3.民用功能①个人位置服务无论用户想要去哪里,用户可以通过装有北斗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的手机或车载卫星导航装置找到要走的路线。②气象应用北斗导航卫星气象应用的开展,可以促进中国天气分析和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监测和预测,也可以提高空间天气预警业务水平,提升中国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③航空运输利用卫星导航精确定位与测速的优势,可实时确定飞机的瞬时位置,有效减小起飞或着陆或航行时飞机之间的安全距离,甚至在大雾天气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动盲降,极大提高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营效率。北斗系统工作网络④道路交通管理、车辆定位卫星导航可精确定位车辆的位置,将这些位置信息及时传送到数据中心,将有利于减缓交通阻塞,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是未来智能交通的建设基础。同时,在“两客一危”的监控上发挥重要作用,“两客一危”指的是从事道路班线客运、旅行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这些都必须安装电子定位装置,并将运行信息及时接入到全国的联网联控系统中。在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大屏幕上,车辆的运动状态一目了然,超速闯禁行等违规驾驶行为会自动报警,这是一项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法规。目前,“两客一危”的范围还在扩展,警车、公务车、校车也正在被纳入到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之中。⑤铁路智能交通卫星导航将促进传统运输方式实现升级与转型。例如,在铁路运输领域,通过安装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极大缩短列车行驶间隔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有效提高运输效率。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促进铁路交通的现代化,实现传统调度向智能交通管理的转型。⑥海运和水运海运和水运是全世界最广泛的运输方式之一,也是卫星导航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为水上航行船舶提供导航定位和安全保障。⑦应急救援卫星导航已广泛用于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地区的搜索救援。在发生地震、洪灾等重大灾害时,救援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了解灾情并迅速到达救援地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通过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大大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当然北斗系统还有其他更广泛的、功能更强大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特点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和通信双重功能,具备的短信通讯功能就是GPS所不具备的。②“北斗”定位的精度在10米内,可与GPS媲美。③“北斗三号”建成后,其覆盖范围推广至全球,并且没有通讯盲区。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中国自主研发的系统,在应用上更安全、可靠、稳定,保密性强。⑤特别适合于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管理和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⑥融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增强系统两大资源,因此也可利用GPS使之应用更加丰富。5.简述北斗系统建成的重大意义(当然,其意义肯定不止以下三点)①保障国家安全。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避免在将来的战争中受制于人,增强国家行动的保密性和自主性。②经济效益。首先省去了引进外国系统的巨额资金,其次无论是以低价服务于国内用户还是推广到国际市场,都可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③技术储备,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大部分源于科技的竞争,拥有属于自主研发的导航技术不仅为国家储备了技术,还可以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在此预祝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取得圆满成功!期待更便捷更智能的时代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expxzz/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