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贫血的症状 >> 化疗后贫血 >> 正文 >> 正文

这几种症状需警惕宝宝贫血

来源:贫血的症状 时间:2017-8-8

现在很多宝宝都是白白胖胖的,样子像极了“营养过剩”怎么还会贫血,这是许多妈妈不解的疑问。你家宝宝贫血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多为缺铁性贫血,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也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及诱发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贫血有哪些症状?

1.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为突出表现。由于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减低,使皮肤(面,耳廓、手掌等)、粘膜(睑结膜、口腔粘膜)及甲床呈苍白色。重度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此外,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2各系统症状:

  (1)循环和呼吸系统:这两个系统的症状是互相联系的,贫血时,由于组织缺氧,可出现一系列代偿功能改变,如通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来达到增加运输氧气的能力(活动后更明显)。到重度贫血代偿功能失调时,出现心脏扩大,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2)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及消化酶的分泌功能均受到影响,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或便秘等。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

  (3)神经系统:常表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易激动等,脑组织严重缺氧可出现昏厥。年长儿可有头痛、昏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

宝宝为什么会贫血?

1.铁的摄入量不足

引起缺铁的主要原因是宝宝铁摄入不足。正常足月儿从母体储备的铁可够供应出生后3-4个月造血的需要,并且人奶和牛奶含铁量均低,不够婴儿所需,如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障碍

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由于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3.体内贮铁不足 

胎儿期最后三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母亲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

4.生长发育较快 

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怎样预防缺铁性贫血?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铁虽不够,但其吸收较好。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选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

 2.做好喂养指导:无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瘦肉、动物血、内脏、鱼、豆制品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 3.加用强化铁的饮食:婴幼儿食品(谷类制品、牛奶制品等)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

儿科门诊

-

-

新生儿科

-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欢迎您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hlhpx/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