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贫血的症状 >> 化疗后贫血 >> 正文 >> 正文

肾病贫血严重加速肾衰竭,该如何纠正打针好

来源:贫血的症状 时间:2021-7-7

肾脏损伤不严重时,肾功能的进展速度往往并不是很快,一旦发生实质性损伤后,检查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比较快,且整体肾功能的恶化速度开始加快。究竟是什么原因?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肾脏固有细胞的血氧供应不足。血液中的红细胞是身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红细胞减少,极易引发贫血,肾功能损伤加重进而加速肾脏萎缩。

肾性贫血——容易被忽视的“定时炸弹”

在这个物质丰盛的年代,可能很多人难以想象还会有人出现贫血。但肾病病友们确实就属于这类人。肾性贫血的发生并非是吃不饱吃不好造成的,其实与吃得没半点关系。

红细胞的减少是贫血的主要因素。

红细胞是由骨髓生成的。正常情况下,骨髓会根据身体的需求,源源不断地提供红细胞。身体是否缺红细胞有一个“暗号”,就是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减少,表明红细胞缺乏了,需要骨髓及时生产红细胞补充。

肾脏在这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缘分很奇妙。肾脏是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重要器官,肾功能下降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给骨髓发“暗号”的信使减少了,它就以为不缺少红细胞,不需要干活,进而导致血液内红细胞减少,引起贫血的发生。这类贫血与肾功能下降有直接关系,因此称为肾性贫血。

几乎所有肾病患者在肾衰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问题,部分肾友肾病早期也能出现贫血(肾功能损伤超过50%,进而加重病情的进展。)统计发现,透析和非透析患者中的患病率分别高达98.2%和52.1%。

肾性贫血不仅会加重肾病恶化,还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绞痛、严重的心力衰竭等等。部分患者出现贫血早期,往往疲劳感增加、食欲差、心慌、气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注意对肾性贫血的预防。肾性贫血如何纠正?

目前有两种方法:

一、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素),以及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

肾性贫血的发生就是缺少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素)对脊髓的刺激,秉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年,第一支用于治疗肾病贫血的人工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素)问世。改善了以前贫血纯靠输血的治疗模式。

人工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样需要注射到身体里,来刺激骨髓造血,生成更多红细胞。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贫血的肾病患者存在缺铁的情况,如果血液中铁元素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素)照样也发挥不出作用。因此在监测贫血情况时,还需要注意检查铁元素的情况。包括三项指标:血清铁蛋白(12μg/L),血清铁(8.95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

因此往往贫血的患者还需要注意补充铁剂,可以选择口服如硫酸亚铁或静脉注射如右旋糖酐铁等。此外,日常中多注意吃一些含铁量高水平的食物,也有助于补血如动物肝脏、猪牛羊肉等红肉豆类等。

二、口服药物代替打针

对于严重贫血的情况,尤其是肾衰竭、尿毒症的患者要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的情况,需坚持长期注射EPO激素,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往往难以忍受长期注射的痛苦。

针对肾性贫血治疗的靶向口服药物相对注射药物来说起码免了“皮肉之苦”,是大家一致所期望的。罗沙司他作为全球首个新型肾性贫血药物应用而生。

罗沙司他是一类小分子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低氧诱导因子的作用就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同时也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以及促进铁的吸收和循环的蛋白的表达。相对于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素)而言,优势在于依从性比较高,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就可以,因此相对治愈率更高,更有助于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你最近检查感觉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等需警惕贫血发生,检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的指标的变化是尽早发现贫血的关键。话说回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选择,肾功能是考量的主要因素。

最后如有肾病问题,可以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hlhpx/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