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克拉底创立了“四体液学说”,认为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四种体液组成,体液平衡人就健康,体液不平衡人就会生病。
在“四体液学说”这套理论体系中流传最广的治疗方法是放血疗法。医学领域有一本大名鼎鼎的杂志——《柳叶刀》(TheLancet),“柳叶刀”最初指的就是放血用的工具,关于放血疗法人们经常会提到一个病例,年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因为喉炎丧命。
相传华盛顿本人对放血疗法深信不疑,得病后她让医生给他放血,据说一天就放出了毫升左右的血,而人体一共才有毫升左右的血,在放血的当天晚上华盛顿就去世了。
放血疗法真的如此愚昧不堪吗?非也。比如镰状细胞贫血,红细胞由双面凹的圆饼形变成镰刀形,本质是β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β珠蛋白中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β珠蛋白的特征因此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异常血红蛋白相互之间依次连接起来,形成纤维状结构,就是这些长长的蛋白纤维把红细胞撑成了镰刀形。
镰形细胞贫血的危害显而易见,一方面由于血红蛋白聚集在一起,这使得它们携带氧气的能力明显下降,另一方面,镰形红细胞容易在血管中造成拥堵聚集,形成血栓(见下图)。而此时放血疗法就是避免形成血栓的方法之一。
一位40岁有尘肺病史的男性患者,因为剧烈头痛入院,张响是他的主治医师。
患者入院的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g/L,红细胞计数6.5×10^12,这显然是尘肺患者慢性缺氧后的机体代偿反应。
张响给患者完善了头部MRI检查,发现是出血性梗死。(见下图)
结合患者头痛的临床表现,张响很快想到了静脉血栓,因为静脉性梗死,不同于动脉性梗死,颅内静脉回流受阻,很容易出现水肿和渗血,也就是影像报告的出血性梗死。
紧接着患者完善了血管造影检查,果然发现皮层静脉血管。(见下图红色箭头)
常规的颅内静脉血栓,一般采取的是抗凝治疗,但张响觉得此患者的血栓形成与红细胞的增多有关,于是采取了一个大胆的颇受质疑的传统放血疗法。
张响也非常紧张,毕竟这种方法现在已经用的很少,张响小心翼翼的,每次放血量都严格控制,将患者的血红蛋白维持在g/L,同时请呼吸科协助治疗尘肺。
数天后,张响的努力得到回报,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复查头部核磁共振,病灶也明显缩小了。(见下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pxdzz/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