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公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有关精神,近期我市警方围绕“道路交通、群租房、危险品、寄递物流”等影响公共安全的重点领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深入排查整治,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港城》栏目组的镜头,到辖区内的寄递物流网点现场看一看。
07:17点击观看视频
目前,我市共有寄递企业46家,24个品牌,快递网点家,平均每天收寄快件数量余万件。在检查中,警方发现大部分寄递网点工作人员都能准确回答出“三个%”(实名收寄百分百、开箱验视百分百、过机案件百分百)制度内容,但是也有少数工作人员对“三个%”制度了解不全面,执行不到位。
近日,海州警方在对辖区物流寄递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部分快递公司未配备X光机,或未使用的情况,民警根据有关规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处以警告处罚,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在民警对相关公司复查时,发现仍有3家快递公司,无正当理由仍未对收寄的快递%过X光机安检,海州公安分局依据《江苏省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对违法单位分别处以1万元到3万元不等的处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迅速普及,寄递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但在寄递行业“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寄递渠道,邮寄毒品、枪支零部件、管制刀具等各类违禁物品,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给公共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据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场所行业管理大队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利用寄递渠道从事售卖枪支、管制刀具、贩卖毒品、寄运非法出版物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和公共安全,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先后破获了利用寄递渠道实施犯罪的“12.6”部督特大网络贩枪案,“6.3”部督特大制贩毒品案等重特大案件,查获了大量枪支和毒品。
警方提醒广大寄递企业、从业人员,要认清违法成本,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开箱验视、实名登记、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不得收寄禁止寄递物品。对寄件人身份不明、拒不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所填身份信息与证件不相符以及拒绝验视的,一律不得收寄。广大群众在寄件时应当接受、配合寄递企业对寄递物品进行验视,主动出示有效身份证件,配合寄递企业进行核对、登记。
寄递物流安全专项整治是本次公共安全监管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市公安机关一直以来从未放松对寄递物流行业的安全检查,重点围绕辖区各寄递业是否严格落实“三个%”安全制度,寄递物品是否进行认真登记,监控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消防设施配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消防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检查。截止目前,共出动警力人次,检查寄递物流企业、网点家家,排查隐患整改31处。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第20条、第85条规定:
第二十条: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对禁止运输、寄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不得运输、寄递。前款规定的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运输、寄递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登记制度。
第八十五条: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下罚款:(一)未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或者未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的;(二)对禁止运输、寄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予以运输、寄递的;(三)未实行运输、寄递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登记制度的。
《江苏省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第三十三条
单位经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整改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整改的,由公安机关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严重威胁人身、财产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由公安机关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由公安机关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连云港警方将持续
深入推进公共安全监管整治
严打各类非法寄递行为
坚决筑牢安全屏障
来源
连云港电视台
制作
连云港市公安局新闻宣传中心
上期回顾
点击阅读
忠诚从警,荣耀一生!连云港市公安局举行民警光荣退休仪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pxdzz/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