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因此,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郝文哲指出,及时干预对预防缺铁导致的儿童健康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预防缺铁和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由医护人员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和饮食搭配。孕期预防加强营养,摄入富铁食物。从妊娠第3三个月开始,按元素铁60mg/d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ug/d)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倡母喂养。纯母乳喂养者应从2-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1-2mg/(kg/d)元素铁,直至1周岁。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人工喂养者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一般无需额外补铁。牛乳含铁量和吸收率低,1岁以内不宜采用单纯牛乳喂养。[足月儿]及时补铁由于母乳铁生物利用度高,应尽量母乳喂养4-6个月;此后如继续纯母乳喂养,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必要时可按每日剂量1mg/kg元素铁补铁。未采用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后改为混合部分母乳喂养或不能母乳喂养的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1岁以内应尽量避免单纯牛乳喂养。4-6个月的婴儿引入的第一个半固体食物(或泥状、茸状食物)应是强化铁的谷类;引入其他食物不可减少婴儿的基本摄乳量(大于ml/d);婴儿7个月后逐渐引入富含铁的动物性食物。[幼儿]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纠正厌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吸收。尽量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不建议单纯牛乳喂养。青春期儿童:青春期儿童尤其是女孩往往由于偏食、厌食和月经增多等原因易于发生缺铁甚至缺铁性贫血;应注重青春期心理健康和咨询,加强营养,合理搭配饮食;鼓励进食蔬菜水果等,促进铁的吸收。一般无需额外补充铁剂,对拟诊为缺铁或缺铁性贫血的青春期女孩,可口服补充铁剂,剂量30-60mg/d元素铁。采写:王卡拉
编辑:宋子荧
信息来源:海淀区妇幼保健院—Haidi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pxynxzz/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