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富夫妇“离婚门”事件,无疑是过去一年上市药企的一件年度劲爆新闻。年1月4日早上,一则热闻传出:云南首富夫妻、众人皆晓的一心堂股东阮鸿献、刘琼离婚了,一心堂董事长阮鸿献的前妻刘琼分走20亿!事实上,双方办理离婚手续是在年12月底,一周后消息才不胫而走。离婚本是个人事情,然涉及上市公司,特别是家族控股上市公司实控人的离婚,那就不一样了。毕竟,上市企业实控人婚姻关系生变,必然要影响到巨额的财产分割、股权结构和控制权、管理权等变化,乃至牵涉及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同是药企,前几天才提及葵花药业老板的离婚,似乎“波澜不惊”,公司成长并未受到冲击;然年底沃华医药爆出的所谓“离婚门”,影响度就千差万别了,不仅季报大亏,股价也随之一落千丈。回看一心堂,年初发生“20亿天价离婚”后,影响到底如何呢?“过去的一年,面临太多的挑战,经历太多的困难与挫折,最终顺利走过,以一个良好的成绩圆满结束满是艰辛的年度。”去年12月30日,企业歌《爱的飞翔》旋律之后,董事长阮鸿献在鸿翔一心堂年度工作报告开篇说的这一段话,颇具意味,话中有话。离婚风波后这一年,一心堂还是交出一份不俗的年度成绩单:一是各项主要经营指标都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二是直营门店总数一举突破家,众所周知,零售药店连锁经营是一心堂的核心业务。零售药店规模的扩充,无疑将奠定公司在国内药品零售业行业地位。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CVS,至少运营着多家零售药店及专业药品点,员工超15万人;而另一大巨头沃尔格林,门店更是超家,全美每5张处方中,可能有一张是在沃尔格林药店里调配的。缘尽了,天价分手,婚姻关系突变,家族企业却为何少受冲击呢?别人在享受假期的时候,他们却在开会“普通人的两会:约会、聚会;穷苦人的两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奋斗人的两会:必须会,一定得会;成功人的两会:开会、培训会。”做一个平庸的人很简单,可要做一个奋斗者、成功者,在一心堂老板阮鸿献看来,就要勇于付出、经历千锤百炼。当别人在享受假期的时候,我们鸿翔一心堂人却在开会。(呵呵!药企人都是很拼的,可说是行业常态;其实不光是“一心堂”,像九州通等员工,开会到深更半夜也是平常事。)当然了,工作这么拼,也与阮鸿献个人的创业经历有关。阮鸿献,年6月生,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说他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企业家,一点都没错。被业内同行誉为“云南药王”的阮鸿献,出生在云南弥勒市西二镇一个名叫西洱的小山村,家中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是最小的孩子。由于他的父亲是当地供销社的药材收购员,小学至初中,除了忙碌农活外,“第二课堂”就是跟着父亲进山收药、进城卖药。初中毕业后,阮鸿献没有继续念高中。14岁成“万元户”,赚得人生第一桶金,或许是阮鸿献一生中最得意的一件事。曾国藩说过,“老夫活了五十多岁,经事不少,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迫。”人才是熬出来的,本事是逼出来的,此话应在阮鸿献身上,恰如其分!有一次,跟着村里的一位大伯到省城昆明卖甘蔗,阮鸿献发现,位于宝善街的昆明市药材公司收购站,金银花的收购价6元一斤,可足足是他们村供销社收购价的4倍。回家后,他怂恿父亲从供销社“借”出40公斤金银花,给他拿去昆明卖。卖出好价格后,为了还上那40公斤的金银花,他就发动村民上山采摘,而且每斤多给5毛钱。上百村民卖力地采,结果就不是40斤,而是一下子斤;没几天,西洱村周边的十几公里的金银花全被采摘光了。14岁的阮鸿献,赚到了人生第一个万元。年,17岁的阮鸿献买了一部当时最时尚的铃木型摩托后,留着时髦的长头发的他,踩上“风火轮”,在老家西洱,简直当明星看待。年,已开始走向全国采购和销售药材的阮鸿献,在20岁那年,第一次“安营扎寨”,在云南开远成立了一家“鸿翔药材经营部”,今天一心堂的员工称自己为“鸿翔人”,即从此而来。这家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鸿翔“第一店”,在阮鸿献的苦心经营下,有二大收获:其一,短短5年内,经营部开始快速发展,阮鸿献被业内同行称誉为“滇南药王”。其二,“20亿天价离婚”的另一方,也就是阮鸿献的前妻刘琼,年进入经营部,后来担任财务经理;可以猜测一下,两人或因“鸿翔”而结缘。以血缘关系搭建起的公司的家族企业产生形式不同,不少私企最初是由没有血缘关系的合伙人创始的,由于合伙人之间彼此知根知底,故而在其初创阶段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年,阮鸿献和朋友合伙在昆明开了一家药材收购站,开张后,生意特别火爆;当年菊花村药材市场成立后,他们的生意受到很大的影响,也迫使阮鸿献改变经营策略及发展方向。年,国家调整药品零售政策,规定药店不能向个人进货。无奈之下,“游击队”必须变为“正规军”,阮鸿献以20万元承包了一家乡镇企业“鸿翔发展公司”。到年,“云南鸿翔中草药有限公司”成立,阮鸿献的创业道路开始由个体经营转入正规公司。同一年,阮鸿献的第一家药店“鸿翔中西大药房”开业了,阮鸿献的连锁药店有了最初的模型,也标志着阮鸿献正式进军药品零售行业。年,阮鸿献又成立了云南鸿翔药业有限公司,一心堂连锁药店也随着诞生。一旦找对了商业模式,发展就极为迅猛,仅仅二年,鸿翔“一心堂”的零售连锁药店及药品营业额,就跃居云南第一。至年,“一心堂”连锁店近家,又拿下“中国10强药店”殊荣。年,当连锁药店扩张到0家时,阮鸿献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整合成立了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当年上缴的税收突破亿元大关。此后,阮鸿献着手企业上市,并引入君联资本、宏毅投资、百利宏创投三家机构投资者。年7月,一心堂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直营连锁药店。年,阮鸿献以55.5亿元身价位列年《新财富富人榜》中,而且是唯一入选的云南富豪,成为云南首富。阮鸿献特别推崇阿里巴巴马云的一句话:“生孩子,明明知道痛,却还是生了;投资,明明知道有风险,但还是投了。”企业上市后,有了资本支持的一心堂,开始大手笔地展开兼并、收购工作,目前已是国内药品零售行业直营店数最多的企业。天价离婚财富分割,一心堂何以能“软着陆”?“一心”为二后,阮鸿献、刘琼两人在办理离婚手续、解除婚姻关系的同时,还进行了“天价”离婚的财富分割及股权处置。事实上,与一心堂上市时间相距还不到二年整。夫妻二人并肩创业近三十载,为何要在登临财富巅峰之刻“劳燕分飞”,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呢?刘阮二人分手个人情感部分,并非本文想要深入猎奇之处,在此,主要借助产权经济学及家族企业传承的角度,来重新剖析婚姻关系对“一心堂”的影响。婚姻关系,本是个人生活层面的事件,而对家族控股的上市企业来说,其核心创始人或者高管的婚变,必然会对企业的价值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可能付出高昂的代价。首先,古人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说,当企业上市或者发展壮大后与发妻离婚的行为,社会上就会有“背叛”一说,进入对企业诚信担忧与质疑,一旦社会信任度下降,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股价下跌。其次,与涉及巨额的财富补偿相比,婚姻关系突变对企业更根本的影响,恐怕是改变家族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上,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将由哪一方(甚至可能是外人)来掌控。几天前的“药企”系列文章中,我们谈及智飞生物蒋仁生的结发妻廖晓明,离婚时为了家族利益大局转让所有公司股份,目的很清楚,就是防止企业控制权旁落,股权结构是一个公司的基石呀!回头看一下“一心堂”,在解除婚姻关系前,刘琼与阮鸿献进行相应的股权分割,并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分割后,阮鸿献所占一心堂股份比例为33.75%,刘琼为18.37%,阮鸿献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仍担任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同为一心堂的创始人,阮鸿献、刘琼两人名下其实也分别控制着一些产业;比如,刘琼名下控制的11家企业中,除1家培训学校外,其他均属中医馆的业务(“圣爱中医”)。刘琼比阮鸿献大一岁,据她说是在21岁那年认识阮鸿献的。回到篇头那个问题:一心堂何以能“软着陆”呢?从产权角度看,理由很简单,由于双方达成一个较为理想的处置结果,一心堂的实控人婚变后,股权分割并未对公司实质控制权产生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年1月一心堂复牌后,马上展开了一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行为。依协议,股东刘琼表示在12个月内没有增资或者减资计划,而阮鸿献一方,则表示将会增持12亿元股份;这意味着阮鸿献的占股比例可能进一步扩大,继续坐实实控人的位置。这一番精心的安排,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减少婚变对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影响,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当初两人是经过“友好协商”的。一个成功的家族企业,通常是实现了资源与商业模式的合理匹配,资源的使用是要讲求效率的。家族企业原先创始人或者核心管理者婚姻关系破裂后,随着股权的分割,原本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可能变得分散,从而令控制人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程度增大,并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或者多个利益主体,自然影响及资源利用,更不用说“反目成仇”啦!股权结构一旦打破合理均衡,对企业未来经营将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企业价值的损失。婚姻不比恋爱,特别是家族企业老板,即便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刻,也要尽量掌握好“退场”的姿态!一波说“药二代”传承”之(19)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1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