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KDOQI工作组在年美国肾脏医师协会制定的“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化,首次推出了“NKF-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历经10年的临床实践与总结分析,工作组再次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剖析和更充分的论证,让我们一起来看10年间,KDOQI关于透析充分性认识的变迁。
1、血液透析开始的时机
:工作组并未就开始血液透析的最佳时机做出决定,对于早期开始透析是否有益尚不清楚。
:患者开始透析治疗时机主要基于对以下内容的评估:尿毒症导致的症状和/或体征、蛋白质-能量消耗、内环境代谢紊乱和/或容量超负荷,保守治疗无效,而不是在缺乏症状和体征时仅依据特定的肾功能水平就做出决定。
2、血液透析的频次和时间
:提出了无残余肾功能成年患者每周血液透析3次的最低透析剂量。
:年更新指南在年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了短时、高频、长时透析的模式。推荐对残余肾功能差的患者(<2ml/min),应接受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每次透析治疗时间至少3小时;也可根据情况选择透析中心高频HD或居家长时HD;另外对于妊娠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接受上述治疗。
3、单次血液透析充分性
:推荐每周3次透析患者,设定的spKt/V应为1.3,URR为70%。
:推荐每周3次透析患者spKt/V目标值为1.4,最小spKt/V为1.2;有较好的残余肾功能者,透析剂量可适当减少;对于不是每周3次的患者,建议每周总的(包括透析超滤和残肾功能两部分)spKt/V目标值为2.3,最小值为2.1。
4、年更新指南表示出应当将患者的治疗充分性和透析充分性分开看待,因此更新指南中并没有年的营养状态,贫血,CKD-MBD方面的指南建议。
5、年更新指南同年KDOQI相比增加了对于那些干体重控制不佳及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患者而言,可以通过增加透析频次和治疗时间来解决。但此建议证据不足,并且没有给出适宜血压和干体重的范围。
6、年指南指出透析膜生物相容性涉及范围太广,未对文献进行分析,在年更新指南当中提出应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但是对于高通量透析膜和低通量透析膜的选择上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
本期编辑:Jenny
来源:河北省血液净化质控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