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财产管理 >> 财产管理市场 >> 正文 >> 正文

西安翻译学院凭什么成为网红民办高校

来源:财产管理 时间:2022-12-2

西安翻译学院

近日,西安翻译学院又传喜讯。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榜”中,该校在陕西省民办大学排名第一。软科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高校绩效评价机构,此次共有所本科高校参评。

西安翻译学院在年获评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后,仅仅时隔一年,再次取得“双一流”建设新成果,获得一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大学排行榜名列陕西民办高校榜首。

西安翻译学院用不容置疑的实力,领跑了陕西乃至全国的民办高校“双一流”建设。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从改造、限制、发展到逐步规范的过程,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进而进入到普及教育阶段。

在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迅速崛起,且已逐步成为陕西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作为陕西民办教育领头羊的西安翻译学院,她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丁祖诒时代,从“幼苗”到“参天大树”

年5月,国家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这个时期出现的民办教育,多是非学历的文化补习性质的培训机构。

一批胆识过人、心系社会、心怀家国的办学者和创业者,创办了第一批陕西民办高校,从此,为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为未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创下无数可能。

西安翻译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年,丁祖诒辞去了西安石油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的职位,创办了西安翻译学院的前身西安外国语联合培训部。依靠省吃俭用攒下的元钱,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于西安的大街小巷发招生广告,走上了艰辛的办学之路。

从在西安土门租赁一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起家,发展到在风景秀丽的终南山下购买自有校舍,建起了一座占地近两千亩的花园般的校园。

丁祖诒——这位被誉为当代杰出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拓荒者,带动了整个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兴起。

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从此,迎来了民办教育的春天。

年,西安翻译学院成为当时在全国屈指可数的万人民办高校;年,招生数量突破1万,成就了一年招一个大学的神话;年西安翻译学院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纳入统招招生计划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是新中国第一个规范民办教育的行政法规,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进入了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新阶段。年底,《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陕西省民办教育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年,西安翻译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并于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后丁祖诒时代,制度与管理的现代化

年是西安翻译学院新老交替的一年。

这一年的3月12日,丁祖诒在西安因病去世。遵照丁祖诒生前遗愿,经过董事会选举一致通过,丁晶正式成为西安翻译学院新任掌门人。

“丁晶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思路敏捷、为人谦和、廉洁自律,工作有魄力,能力强。”时任西安翻译学院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的翟振东表示:“她对民办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

作为陕西改革开放以来标志性的成果之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同样是与改革密不可分的。成就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

丁晶继承并弘扬了丁祖诒的办学精神,在秉承“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积极践行“高尚教育”理念,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方向”等优秀办学传统。

同时,开始从理论、制度和实践上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并着手推进学校各项制度创新与改革,走上了符合自身发展的新道路。

这一阶段,翻译学院的领导与管理体制建设,校规制度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管理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建设等取得了重大发展,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各项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的同时,管理更加规范化。

年3月,张锋受上级委派,任西安翻译学院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

张锋坦言:“在规范管理方面,翻译学院在民办高校中是走到前列的。丁晶接手后,从年开始,学院财务实行计划管理。综合分析各系统、各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历年来需求和开支状况,紧扣教学、教育这个重点,每年都做财务预算,看看到底要花多少钱。”

一系列新举措的带动下,年,西安翻译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年接受陕西省委、省政府巡视诊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

年,学校人事管理有一个大的改革。

“当时学校的人员状况,有些岗位不需要那么多人,有些岗位又缺人,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张锋说:“学校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岗位评估,规范了用人制度。通过优胜劣汰、引育并举等措施,实现了师资队伍的‘换血’与‘造血’,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强化专职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积极构建双师型师资,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年,西安翻译学院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修正案》顺应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对涉及民办高校的属性、法律地位、分类管理、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措施。

按照陕西省委提出的“三项机制”,西安翻译学院率先打破民办教育家族化传统,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

凭什么成为“别人家的大学”?

步入新时代,“把学校建设为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一流民办大学”,是西安翻译学院的目标。

早在年初,西安翻译学院将把“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纳入日程,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学校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举办者拥有法人财产监督管理权,董事会拥有决策权,校务会独立行使办学管理权,校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

西安翻译学院校长韩江水介绍:“学校在‘四位一体’这一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化建设,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此外,西安翻译学院积极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提升、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不惜重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不断推进教育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向应用型转变,培育一流应用型人才。

学校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切实提升教职工福利待遇。积极开展校园改造升级,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新发展模式。

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

西安翻译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西班牙、韩国、中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

近年来,有余人赴国(境)外攻读硕士学位,多次组织师生参加国际青年发展峰会论坛,还聘请欧盟议会首席议员等多位国内外专家教授来院作报告,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西安翻译学院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9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