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弱儿管理的疾病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P3身高测体重P3
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2、骨龄延迟〈2个标注差3、身高年长速〉4cm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
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7、哮喘:经常发作者。
缺铁性贫血的常规处理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常规护理内容如下: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贫血的程度,有无头晕、耳鸣、乏力等临产表现。
4、了解血液检查结果。
5、家长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6、病儿自理能力。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监测病儿血压、心率的变化,观察有无头晕、耳鸣、活动后乏力等症状。
3、观察病儿的面色、口腔黏膜及甲床苍白程度。
4、重度贫血的病儿,若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嘱其卧床休息。
5、观察病儿有无食欲减退、异食癖及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等症状。
6、口服铁剂,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服药,从小剂量开始,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可与稀盐酸和(或)维生素C同服以利吸收,忌与抑制铁吸收的食品同服。口服铁剂药液时,为预防牙齿黑,可用吸管服用。大便发黑属正常现象。
7、肌内注射铁剂,每次应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8、对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生后2个月左右,即可给予铁剂进行预防性治疗。
9、加强营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搭配,保证铁剂的摄入和吸收。避免咖啡、牛奶等食物与含铁多的食品同时服用。
10、保持口腔清洁,鼓励病儿多饮水,预防和治疗口腔炎症。
1、讲解饮食平衡、不偏食的重要性,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提供含铁食品及有关营养方面的资料。
2、贫血纠正后,仍需坚持合理搭配膳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nrpxzz/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