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贫血的症状 >> 女人贫血症状 >> 正文 >> 正文

贫血专题3如何诊断

来源:贫血的症状 时间:2017-10-14
贫血如何诊断

诊断方法

红细胞血红蛋白

▲诊断方法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可分为再生性贫血和非再生性贫血。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血涂片、血常规等)进行鉴别诊断。

一、再生性贫血

一般认为,网织红细胞计数在~/ul之间时,意味着失血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超过/ul时,怀疑是溶血性贫血。

01.失血/出血

失血/出血时血细胞和血浆同时丢失,会引起血浆蛋白、血清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下降。急性出血最初数小时内仅有血容量的急剧减少,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基本没有变化;失血1小时后,血小板急剧增加;出血24~48小时后,外周血液中出现多染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数量增多。如果失血严重或慢性失血,就会发生铁缺乏和/或铁耗竭,从而导致非再生性贫血。缺铁性非再生性贫血通常引起小红细胞症和低色素血症。

02.溶血性贫血

许多溶血性疾病同时存在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在患有溶血性贫血的病患,常可见血红蛋白尿和黄疸。经常造成溶血性贫血的成因如下:

a.免疫介导性贫血:血涂片可见大量的球形红细胞。

b.洋葱或对乙酰氨基酚等氧化物中毒:氧化血红蛋白形成海因茨小体,常附着于红细胞膜。亦可形成偏心红细胞。原发性寄生虫性贫血:血涂片检查可见寄生于红细胞内虫体。

c.原发性寄生虫性贫血:血涂片检查可见寄生于红细胞内虫体。

d.肾小球性肾炎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涂片可见小而不规则的红细胞碎片,即裂红细胞。

e.猫血巴尔通体病,在红细胞表面呈现嗜碱性的棒状物或者环状物。

f.犬血巴尔通体病,比猫的少见,在红细胞表面呈多链状。单个犬血巴尔通体比单个猫血巴尔通体更大,更容易辨认。

g.犬巴贝斯虫病,可引起真正的血管内溶血性贫血,通常以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旦白尿为特征。在外周血液血涂片中,巴贝斯虫以泪滴状存在于红细胞内,长约1.5(吉布松氏巴贝斯虫)-3(犬巴贝斯虫)。被寄生红细胞内做多能含有4条巴贝斯虫。与血巴尔通体病一样,巴贝斯虫出现在外周血液中也是周期性的。

h.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血涂片为明显的再生性,但患畜可能不贫血。随着患病宠物年龄的增长,贫血逐渐发展。此病也成为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某些病例中,可以观察到棘球状红细胞分散于血涂片上,但不是很常见。棘球状红细胞小于正常红细胞,无中央灰白区域,便被短钉状的突起覆盖。可通过测定红细胞PK水平来确诊该病。

i.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缺乏时,红细胞不发生特殊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分析红细胞内PFK酶的含量,可以确诊该病。

j.机械性溶血,红细胞形态学特征为出现裂细胞。裂细胞是小而不规则的红细胞碎片。

二、非再生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无效性生成或者红细胞生成减少而引起的。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显著特征很少,因此,需要通过骨髓检查来确。

1.营养缺乏性贫血

a.缺乏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为蛋白质和铁,也要有适量的维生素B12、叶酸等辅助物质。

b.铁缺:血涂片显示为小红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

c.铅中毒:损伤骨髓基质,正细胞正色素性伴有大量有核红细胞。

d.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血涂片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到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再生不良性贫血

慢性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病毒的慢性感染),血检表现炎性白细胞象的同时伴有贫血,红细胞压积处于20~35%。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时,外周组织的氧需求量以及氧利用量降低。 

3.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血涂片检查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
白癜风有治好的办法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nrpxzz/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