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由师生个体组成的群体,是学校行政组织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内部的基层管理,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要靠班级管理来贯彻,学校管理活动的开展,要靠班级管理来实现。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落实班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班主任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及任课教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小组
各系成立班级量化考核小组,由系主任任组长,组员由学生管理副主任、教学管理副主任、团总支书记、学生科科长、教务科科长、财产管理员等人组成。考核小组职责:
1.负责班级量化考核办法的制定工作。由各系班级量化考核小组根据本系实际制定班级量化考核办法,在本系内讨论、通过、决定、执行班级量化考核办法。
2.负责班级量化考核材料的收集工作。由班级量化考核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收集各种考核材料。
3.负责班级量化的考核工作。每月由班级量化考核小组统一进行考核,由统计员进行分数统计,不允许一人独立完成班级量化考核。
二、考核内容
(一)校内管理
1.学生管理。
2.教学管理。
3.后勤管理。
4.团的工作及卫生管理。
5、财务管理。
(二)校外管理
1.工学交替管理。
2.顶岗实习管理。
3.就业管理。
(三)其它工作
三、考核时限
每学期按实际发生时间考核,每次考核4个周,寒暑假不考核。
四、考核成绩
满分分,超过分按百分制计算。
五、课时计算
(一)学生校内学习
1.学生校内学习的班主任享受全额班主任课时和加课时。其中,见习班主任享受全额班主任课时和加课时的80%。
2.外聘班主任享受班主任课时的50%。
注:加课时为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班主任剩余70%的课时和外聘班主任剩余50%的课时。
(二)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班主任享受班主任课时的30%。
六、计算公式
(一)班主任课时
1.学生人数>20人,(实有班级人数/40)×7.5×P2×4。
2.学生人数≤20人,(实有班级人数/20)×7.5×P2×4。
(二)加课时
加课时=剩余总课时÷在校总学生人数×所带班级人数。
注:P2为质量系数(原则上P2≦1),由班主任工作考核和评价得出。
七、考核材料收集及时间要求
1.各系:由各系班级量化考核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按照考核内容对本系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收集整理出每月的考核材料,作为当月考核的依据。
时间要求:每月第三周星期五下午下班前收集完毕。
2.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每月检查各系、各班级发现的问题材料,每月反馈给各系作为当月考核的依据。
时间要求:每月第三周星期五下午下班前反馈完毕。
八、考核材料检查
由学生处组织定期对各系收集和各职能部门反馈的考核材料进行检查。
九、考核程序及时间要求
1.各系:由各系班级量化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各系班级量化考核办法组织进行考核。
时间要求:每月第四周星期一、二进行考核完毕。
2.各系:由各系向学生处报送《班主任月课时统计表》(电子档)、《班级量化考核表》(电子档)及各种考核材料(纸质档)。
时间要求:每月第四周星期二下午下班前报送完毕。
3.学生处:由学生处把各系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在校学生总人数、总剩余课时数,并向各系反馈当月的加课时数。
时间要求:每月第四周星期三下午下班前反馈完毕。
4.各系:各系根据学生处反馈的加课时数核算出当月的班主任实发课时数,并向学生处报送《班主任月课时统计表》(电子档、纸质档)。
时间要求:每月第四周星期四上午下班前报送完毕。
5.学生处:由学生处向学院领导报送《班主任月课时统计表》审批。
时间要求:每月第四周星期四下午下班前审批完毕。
6.学生处:由学生处把学院领导审批的《班主任月课时统计表》报送行政办公室。
时间要求:每月第四周星期五上午下班前报送完毕。
注:特殊情况以学校通知为准。
十、责任承担
由学生处审核、学院领导审批不合格的考核材料,将打回由各系班级量化考核小组重新进行考核。各系不能按照学院规定认真考核、严格考核,发现一次将纳入学生工作院系考核。各系不能按照学校规定时间、规定要求完成班级量化考核,一切后果由各系自行承担。
十一、其它
1.班级量化考核实行公开考核制度,每月班级量化考核成绩由各系班级量化考核小组进行公示。
2.考核结果作为新任班主任聘任、评选“优秀班主任”和“优秀班集体”等的重要依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nrpxzz/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