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更新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曾对江苏太仓市金星村进行过调查,起因是,这里一直被一种怪病侵扰,这里的老百姓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只能卧床丧失劳动力。大家却一直无法弄清原因。经过一系列的调查,调查组认定,金星村怪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就是缺铁性贫血,在太仓,贫血患病率达到61.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还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呢?
只吃鱼虾惹来“大祸”
经过调查发现,村民们由于生活条件好了,又认为鱼虾是非常高档的食材,因此,在饮食上更偏向于它们,猪、牛、羊肉等就吃得较少。
但在我们膳食当中,铁的主要来源是猪牛羊等畜肉类,畜肉中的铁主要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是植物性食物中的铁的近10倍,所以,不吃畜肉,很容易造成铁元素的缺乏,从而造成缺铁性贫血。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胡俊一起认识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吧!
缺铁性贫血(IDA)
是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消耗殆尽,使血红素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体内缺铁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总称铁缺乏症
ID体内贮存铁耗尽
IDE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IDA缺铁性贫血
流行病学
铁缺乏症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全球5—10亿IDA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婴幼儿、妊娠妇女发病率高。
铁的代谢——铁的来源
人体每天需要铁:20—25mg
铁的来源
内源——红细胞衰老、破坏每天供再利用铁21mg
外源——每天从食物中摄取铁1—1.5mg
(孕妇、哺乳期妇女2—4mg)
高铁食品:瘦肉、蛋类、动物肝、豆类、海带、木耳、香菇、发菜
铁的代谢——铁的吸收
食物中的铁(Fe3+)经胃酸还原成Fe2+,Fe2+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吸收。
铁的代谢——铁的分布
按其功用分为:
功能状态的铁和贮存铁
功能铁70%(血红蛋白铁、肌红蛋白铁
与转铁蛋白、乳铁蛋白结合,含铁酶类)
储存铁30%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铁的代谢——铁的贮存
贮存部位: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贮存形式: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铁的代谢——铁的排泄
每天排量甚微
排泄量与吸收量保持平衡
IDA-病因
(一)摄入不足,需要增加
摄入不足:食物中铁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素食。
需要增加铁的人群:小儿生长期、妊娠哺乳经期妇女
(二)吸收不良:胃次全切除、慢性腹泻、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三)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慢性胃肠道失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咯血、肺泡出血等。
红细胞破坏:慢性溶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疟疾。
其他:慢性肾衰多次透析、多次献血等。
IDA-临床表现
包括以下三方面:
贫血本身引起的症状
织缺铁的表现
缺铁原发疾病的表现
临床表现—贫血
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眼花、耳鸣、心悸和心动过速体力活动后气促、贫血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组织缺铁
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匙状甲、异食癖、精神行为异常、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体力、耐力、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临床表现—缺铁原发病
消化性溃疡、
肿瘤导致的黑便、
腹部不适
妇女月经过多
肿瘤性疾病的消瘦
血红蛋白尿等
IDA诊断
是否存在贫血------确定贫血的原因是否缺铁性------找出缺铁的原因和原发病。
--注:明确病因,IDA才可以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重要。
IDA—病因诊断:要明确IDA的病因应进行如下的检查
大便潜血
尿常规检查
肝、肾功能
胃肠造影、胃镜、肠镜
……
可能的病因:胃肠道肿瘤、残胃癌、消化性溃疡、妇科疾病等。
IDA—治疗
治疗原则:
去除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补充足够合成血红蛋白和贮存的铁。
(一)病因治疗
主要是针对消耗过多。病因或原发病确诊后必须进行积极的治疗。
(二)补铁治疗
治疗性铁剂:无机铁(硫酸亚铁)
有机铁(右旋糖酐铁、多糖复合物等)。
1.口服铁剂★
首选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
辅助药物
同时予口服VitCmg,Tid,鱼、肉类可加强铁吸收。
避免进食抑铁吸收的食物
如:谷类、乳类、茶。
补足贮备铁:Hb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疗效观察:网织红细胞上升(5-10天)?Hb上升(二周)?Hb正常(1-2个月)
无效原因:
①服药量不足②吸收不良
③损失>补充④药物含铁量不足
⑤诊断错误
2.注射铁剂
口服铁剂后无效者均可考虑静脉补铁。
预防
加强妇幼保健
纠正儿童偏食
治疗月经过多疾病
治疗慢性出血病
防治寄生虫,尤其钩虫感染
高危人群:铁强化食品
胡俊
职称:主任医师
所属科室:血液肿瘤内科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简介:
广东惠阳人。年湛江医学院大学本科毕业。现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分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全国委员,惠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惠州市应急专家库成员,惠州市保健专家组成员,中华慈善总会GIPAP注册医师。擅长血液及肿瘤性疾病的诊治,对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贫血,各种实体瘤等有较深研究。获得过惠州市科技进步奖两次,著有专著《新编临床内科诊疗学》并发表医学论文多篇。
专业方向:
血液内科。擅长血液病及肿瘤性疾病的内科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pxynxzz/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