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账面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的情况,这既会对公司会计报告的准确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给公司的管理决策带来一定的误差。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会计处理不当是造成报表不符的共同因素之一。究其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资料的输入有误,二是核算过程不符合规定,造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要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养与管理,使其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核算能力,并能根据相关的业务程序规范运作。另外,要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对输入的固定资产资料要经常核对,保证资料正确无误。
第二,公司内部的财产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企业在固定资产的购买和处置过程中,未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对资产折旧、维修等方面缺乏标准化的管理,造成资产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明晰企业的经营职责,明晰企业的经营过程。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对企业资产的清查、清查,保证企业的真实价值与企业的帐面价值相吻合。
造成资产账面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的原因,除以上两大原因之外,尚有其它几种因素。比如,企业在实施资产重组、兼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从而造成了对企业资产估值的偏离。因此,我们要与有关方面密切联系、配合,以保证财产的正确确定。
在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意见。要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剖析,找到其不足之处,提出改善对策。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理财观念、理财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以保证此类问题不会再出现。
在此,笔者要着重指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会计核算价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应给予足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1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