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性贫血
孩子贫血怎么办?有哪些危害?该吃什么药?别紧张,答案都在这儿!
01
宝宝贫血有哪些表现,对孩子有什么危害?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本病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常见病之一。
那么宝宝缺铁性贫血有哪些表现呢?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仍然较高,但大多数孩子在贫血早期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这是因为轻度贫血时,从孩子的行为和外观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易被家长忽略。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不能被逆转。
长期慢性缺铁的孩子会表现出面色显得苍白,或者活动时有劳累感,孩子老说自己身上没劲儿,不想动。年长儿还会表现为反应较慢及记忆力减退,或者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当出现中重度贫血时,会出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面色、口唇和眼结膜、甲床表现较明显;患儿因免疫力的下降而常常感染细菌和病毒;有些孩子表现出"异食癖"即吃土块、墙皮等不能吃的东西,指甲变得薄而脆,中间凹陷似小勺。
02
需要做什么检查来确诊呢?
我们来看一下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Hb降低,符合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即6个月~6岁<g/L;6~14岁g/L。由于海拔高度Hb值的影响海拔每升高米,Hb上升约4%;
?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g/L;
?具有明确的缺铁原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铁剂治疗有效:铁剂治疗4周后Hb应上升20g/L以上。
所以我们最方便的就是查一个血常规就可以大致判断宝宝是不是缺血性贫血了。
03
怎么选择药物?
临床补铁的口服药物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有: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这么多药物我们该如何选择呢,通常二价铁的溶解度大,易被人体吸收,三价铁在体内吸收仅相当于二价铁的1/3,一般首选亚铁制剂,所以药品中见xxx亚铁的药物我们都是可以选择的。另外除了口服药物,我们还须加服维生素C片,可以增加铁的吸收约30%。
04
除了药物平常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预防贫血呢?
首先我们平时可以给孩子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植物类食物:樱桃、芝麻酱、木耳、红枣。
动物类食物:动物类食物是血红素铁的主要来源,一般在动物血、红色动物内脏、红色肉类中含量较高。比如猪肝、鸭血、牛肉、鸡心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类食物的非血红素铁拮抗因素较多,比如膳食纤维、植酸、鞣酸、草酸、钙等物质都会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所以海带、蔬菜、米面、茶、菠菜、牛奶、豆腐等,都会影响铁的吸收。
我们也可以烹调时用铁锅、铁铲,这种传统的炊具能给人体补充铁质,在烹饪时,锅与铲会有一些小碎屑溶于食物中,形成可溶性铁盐,易于肠道吸收,世界卫生组织(WTO)向全世界推荐用铁锅烹饪。
END
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8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