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财产管理 >> 财产管理市场 >> 正文 >> 正文

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后,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

来源:财产管理 时间:2023-4-5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国资国企改革再迎重磅文件,4月28日,国务院印发《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出资人代表机构加快转变职能和履职方式,切实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

4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介绍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工作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翁杰明说,下一步,国资委将按照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改革工作。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是今年国资委深化改革的首要关键任务。根据《方案》的要求,国资委将制定印发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年版,分类开展授权放权,建立健全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相关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指导推动地方做好《方案》落实工作。

“我们目前已经草拟了《国资委的授权放权清单(版)》,有不下30项的措施推出。有的是对中央企业普惠的,有的是对重点改革企业比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等等,也有的是对一些特殊企业授权的。随着授权放权清单的推出,我们的出资人权责清单也要做进一步的完善。”翁杰明说。

上述权责清单,是继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后,将要出台的首份国资监管权责清单。

早在4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即将出台的授权放权清单将界定好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边界,在战略规划、薪酬管理、选人用人、产权管理等方面,分类明确授权放权的事项。

此次发布的《方案》明确:政府授权出资人代表机构按照出资比例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科学界定出资人代表机构权责边界。国有企业享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和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授权放权主要是为了疏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企不分”的症结,通过以资本为纽带,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授权链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者政府作为授权主体,对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行考核和评价,政府和监管机构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这样有利于减少行政化,把经营权交给企业。从授权意义来说,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是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企改革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加大授权

《方案》明确,出资人代表机构要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其他商业类企业、公益类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给予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授权放权,定期评估效果,采取扩大、调整或收回等措施动态调整。

比如说,对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两类公司”来说,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董事会负责经理层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不含中管企业),积极探索董事会通过差额方式选聘经理层成员,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

而对未纳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其他商业类企业和公益类企业,要充分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出资人代表机构主要对集团公司层面实施监管或依据股权关系参与公司治理,不干预集团公司以下各级企业生产经营具体事项。

彭华岗此前表示,下一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在调整管控模式,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推动机制转换、激发企业活力动力并突出市场化改革导向等方面加大改革授权力度。

截至年1月,全国范围内已经选择在21家中央企业和家地方国有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鼓励有条件企业上市

为了确保各项授权放权接得住、行得稳,《方案》从完善公司治理、夯实管理基础、优化集团管控,以及提升资本运作能力等方面提出要加强企业行权能力建设。

如在优化集团管控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建立以战略目标和财务效益为主的管控模式,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