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们一起学健康~涨姿势~
便秘,几乎人人都经历过,可能隐藏了全身性的疾病风险,却时常被忽略。引发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它会引发更多疾病,拉响全身警报。如何消除病因,摆脱便秘的烦恼?
医学上将一周排便少于2次,大便干硬,过程费劲称之为“便秘”,持续2个月,则称为“慢性便秘”。
1
生活习惯
①上厕所不规律、工作劳累、生活作息及饮食不规律,会引起肠道细菌异常,导致便秘。
②当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量过少,也会增加大便的干硬程度,使得排便困难。
2
年龄增长
新生儿肠道的益生菌占90%,而老年人肠道益生菌只有10%。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会逐渐减少,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是中老年人便秘的重要原因。
3
血压变化
血压变化引起的便秘表现为“蜗牛型便秘”,医学上称之为慢传输型便秘。其粪便在肠道的排出速度较慢,会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低血压、低心率、贫血的女性患慢性便秘的风险大。低血压者的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肠道功能较弱,易便秘。
在降压药中有一类叫钙离子拮抗剂,会使肠道的平滑肌松弛,减慢肠道蠕动。解痉药、镇静药、抗抑郁焦虑药、吗啡等药物也会造成慢传输型便秘。
4
其他原因
肝脏、肾脏疾病,滥用抗生素等会引发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道活力,导致便秘。
便秘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使天天大便甚至有“腹泻”症状,也有可能是隐性便秘,常见于老年群体。
腹部隐隐作痛,伴有腹泻症状时,若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药,很可能加重病情,形成隐性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多,但量少或排便费力却排不干净。(一般腹泻的排泄量为ml左右)
便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女性高于男性。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22%。如此常见的症状,隐藏了哪些危害?
1
肠道疾病
细菌、饮食、消化代谢产物共同构成了大便,其中80%的成分是细菌。长时间不排大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炎症甚至肿瘤。
40岁以上新发便秘,伴随便血、腹痛、大便变形等症状,需警惕肠道肿瘤。细长型大便、扁形大便、沟槽型大便,可能预示着肠道肿瘤。
2
痔疮、肛裂
便秘是痔疮、肛裂的主要原因。粪便干硬直接损伤肛门及周边的皮肤黏膜,长时间屏气增加负压,导致直肠肛门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久而久之引发肛裂、痔疮。由此产生的排便疼痛感使患者更畏惧排便,进一步加重病情。
3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
人体摄入过量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粪臭素,但0.01g粪臭素就足以毒死一只青蛙。当这种毒素蓄积在体内,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4
乳腺癌
粪便在肠道的保留时间过长,会导致人体卵巢雌激素和雄激素分泌失调。雌激素增高,会刺激乳腺组织,导致乳腺增生,增加乳腺癌风险。据美国加州调查显示,便秘人群得乳腺癌的风险增加5倍。
5
心脑血管疾病
便秘患者在如厕时,全身肌肉处于收缩状态,腹压增加,胸腔内的压力也增加,导致回心血量增多,血管压力增大,常表现为青筋暴露、脸憋通红、大汗淋漓,易诱发脑血管破裂、心肌梗死等疾病。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过于用力排便。
改善便秘,消除病因才是关键。不良生活习惯及肠道环境是引发便秘的主要原因,生活习惯可自行调整,但如何改善肠道环境?
1
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中含有多种细菌,总重量达到1kg,主要分为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三类细菌。正常情况下,三者保持平衡,但当菌群紊乱时,有害菌会杀灭有益菌,中性菌也会转变为有害菌,致使发生便秘、腹泻甚至肠炎、肠癌等肠道疾病。当细菌发生移位时,也可能引发肝脏等其他疾病。
2
有益菌
有益菌,也被称为益生菌,是肠道的生态卫士,对保证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减少到15%,而癌症病人肠道内的益生菌比例只有10%。
益生菌能粘附并定植于肠壁,形成生物屏障,在参与食物消化的同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肆意滋长。可改善肠道微环境,修复肠粘膜,促进肠蠕动,加速肠道代谢物的排出,进而激活肠道局部及全身免疫。
我是大医生推荐:普瑞宝益生菌
5盒装更优惠
▼
推荐理由:
①“民生”是中华老字号,其普瑞宝益生菌是中国益生菌的领军品牌;
②采用微胶囊国际专利技术保护活菌,抗胃酸存活率高达倍以上,效果更佳;
③优质益生菌,以无副作用为前提,改善肠道环境,调节菌群平衡,有效改善便秘、腹泻等疾病;
④常温保存,保质期长达2年。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产品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nrpxzz/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