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有房才有家!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从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在很多的中国家庭中,人们一生的目标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有了房子人生好像才是完整的。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的家庭平均资产大约是.9万元,固定资产占大多数,其中房屋资产占居民全部资产的70%。为了避免子女房产继承矛盾,相关部门出台了新的规则,子女再争也没有用,新的继承规则到底是什么呢?
一、遗产继承现状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房产就应该直接由该人继成,但是孩子也要结婚,子女的婚姻能否长久的维持下去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旦婚姻破裂,就会牵扯到财产分割问题。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内的离婚诉讼案件中,有超过80%的离婚诉讼案件都牵扯到了房产分割问题,在这些案件中,继承诉讼占了很大一部分。
另外,很多家庭中并不是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房产分配更为麻烦。如果只有一套房子,那就涉及产权分割;如果有多套房子,那就涉及价值分配。父母在世时,房产在父母名下,子女间没有矛盾,一旦父母都离世之后,房产分割就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了亲兄弟姐妹对峙公堂的现象。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处理有关于房产继承的案件时,主要依据的是《继承法》、《民法》等相关法律。然而随着新情况的出现,仅仅依靠这些相关法规已经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国家又推出了《民法典》,它将子女的财产继承问题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父母房产继承问题一律按照新的法律规定,子女再争也没有用,那新的规定是什么呢?
二、房产继承新规随着《民法典》的出台,房产继承有了新的法律规定,子女再争都没有用,这些新的规定是什么呢?
1.没有遗嘱,房产继承子女平均分配
在很多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很多人就认为父母离世后房产就应该由儿子继承,但是女儿在照顾父母这方面付出的辛苦甚至儿子还多,所以女儿也想继承父母留下的房产,这样就会出现很多矛盾。
随着《民法典》的出台,这一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关于房产继承,如果父母离世后没有立下遗嘱,父母留下的房产子女平均分配。
2.“公证遗嘱优先”被删除,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现在立遗嘱的人越来越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年底,已有超16万份的遗嘱登记保存,有超19万人次咨询遗嘱相关问题。虽说立遗嘱可以避免很多矛盾,但是有些人不只有一份遗嘱,到底按照那一份遗嘱执行就产生了争议。
在原来的遗嘱继承中,公证遗嘱具有绝对的优先级,但是《民法典》执行后,删除了“公证遗嘱优先”的规定,在有多种遗嘱、多份遗嘱的情况下,统一以最后的一份遗嘱为准。
3.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兄弟姐妹的子女适用代位继承
现如今,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频发,很有可能会出现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考虑到这点情况,相关法律扩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兄弟姐妹的子女适用代位继承的规定。
4.增设新型财富传承方式—遗嘱信托
在原来的继承法中,有一些多样性财富传承方式是根本无法具体实现的,新的规定中设立了信托遗嘱的新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将遗产及其附带收益分别传承给不同的人。其实可以这么说,信托遗嘱的新方式,就是打算把财产传承给自己的子女,但是又不是必须马上实现,所以采用第三方来代替管理的方式,在到达规定的时间后,再将自己的财产转交给子女。
三、总结新的遗产继承法律规定,解决了实际继承中的很多实际问题。现如今,如果出现在继承财产的问题,均可以按照相关新的规定来解决,子女再争也没有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子女间的矛盾,能促进家庭和谐,还能让父母在晚年的时候享受和谐的家庭氛围。
最后,大家对于新的继承法规有什么看法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1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