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贫血
贫血常见的症状是脸色、皮肤粘膜、指甲苍白,毛发干燥、脱落,皮肤干燥发皱或萎缩,头晕、疲乏无力,容易疲倦,对运动缺乏耐受力,气短、食欲减迟等,并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甚至发生晕厥。
(二)如何自我诊断
□面色苍白
□容易疲劳困倦
□易心悸、头晕、头痛
□气急或呼吸困难
□经常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
□食欲减退、恶心便秘
(三)中医教你来辨证
中医虽无缺铁性贫血的病名,但其病症散见于历代医书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血虚”“萎黄”“虚劳”等范畴。
贫血的发生与心、脾、肝、肾的功能失调,脏腑虚损密切相关。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长期失血、病久虚损及虫积等所致。因此,主要病机是脾胃虚弱、心脾两虚、肝肾亏虚,临床上也主要分为上述三证。
1、脾胃虚弱证
面色暗黄无光泽,头晕目眩,精神疲乏无力,胃中不适,不喜饮食,大便稀。
2、心脾两虚证
面色没有光泽,头晕,目眩,耳中鸣响,心中悸动不安,精神疲乏无力,失眠。
3、肝肾亏虚证
面色暗黄无光泽,怕冷,四肢冰凉,口唇指甲颜色淡白,浮肿,心中悸动,气短,耳中有鸣响,肢体软弱无力,精神疲惫,大便稀,小便多。
(四)辨证食疗小贴士
1、脾胃虚弱证
⑴黄芪母鸡粥
母鸡1只,黄芪15克,粳米克。
补脾益气,大补气血。
将母鸡剖洗干净以后与黄芪共炖成鸡汤,再以粳米与鸡汤煮粥,每日早晚趁热喝粥。
黄芪性味甘平,入肺、脾经,有补气益中,固表止汗作用;粳米性平味甘,功能益气和胃;老母鸡性温,味甘,归脾胃经,能益五脏,补虚损,健脾胃,强筋骨。
⑵莲藕炖排骨
猪排骨克,莲藕克,红枣10枚,盐、料酒、酱油各适量。
补脾健胃,养气血。
莲藕洗净,切成块,红枣洗净,猪排骨洗净,剁成段。将全部材料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滚,继续用小火煲3个小时即可。
熟藕性温,有补心生血、滋养强壮及健脾胃之效,与排骨同煲可补养气血。
⑶党参淮山汤
党参25克,淮山50克,红枣20枚。
健脾益气,补血。
将党参、淮山、红枣洗净。将上述三药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
后文火煮1时,随量饮用。
党参味甘性平,药性平和,既能健脾,又能益气养血,现代研究发现党参能明显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从而起到补血的作用。淮山平补脾胃气阴,大枣健脾益气血。
⑷党参红枣饮
党参30克,红枣10枚。
健脾益气,养血。
党参、红枣洗净后,以冷水适量浸泡发后,用文火煎煮2次,分两次服用。
党参味甘性平,药性平和,既能健脾,又能益气养血,现代研究发现党参能明显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从而起到补血的作用。大枣健脾益气血。
2、心脾两虚证
⑴猪肝花生粥
猪肝克,带衣花生50克,糯米50克,生姜、芫荽、葱、盐各适量。
补益心脾,补血养血。
猪肝切片,洗净,花生、糯米洗净,生姜切丝,芫荽、葱切段,洗净。先将糯米、花生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文火煮1—1.5小时,待粥成后加入猪肝.放入生姜丝、芫荽、葱、盐适量调味,再煮10分钟即可。
猪肝补血养血,带衣花生亦为常用养血之品,两者合用能增强养血之功。糯米、生姜、芫荽既能健脾开胃,又能调味。
⑵蔬菜燕麦豆腐
豆腐克,薏米、燕麦、麦片各50克,小白菜少许,盐、水淀粉各适量。
补虚健脾,养血。
将薏米、燕麦、麦片加水煮熟,小白菜洗净切段,用开水焯一下。将豆腐切成小丁,加水煮开,放入小白菜,加入盐,淋入水淀粉勾芡,浇在燕麦饭上即可。
燕麦性味甘平,具有补虚健脾的功效,是一种高蛋白的粮食品种。
⑶龙眼肉红枣饮
龙眼肉30克,莲子50克,芡实15克,红枣10枚,白糖适量。
养心脾,益气血。
将龙眼肉洗净,莲子、红枣、芡实洗净。将芡实、莲子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先煮30分钟后,再放入龙眼肉、红枣,再煮30分钟,加入适量白糖,随量服用。
龙眼肉又称为桂圆肉,味甘性温,功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良好的滋补良药,单用对心脾两虚者即有效果,配以莲子肉养心加强安心神作用。同时芡实、莲子还能补益脾气,以加强龙眼肉健脾益气的作用。龙眼肉性温,心火亢盛、阴虚火旺或感冒发热慎服;芡实味涩具有收敛作用,寒湿、湿热以及伤食腹泻慎用。
⑷姜丝牛肉
牛肉克,姜丝克,酱油、植物油、淀粉、料酒、香油、盐各适量。
温胃健脾,益气血。
牛肉洗净,切成薄片,用酱油、淀粉、料酒、盐腌20分钟,锅内放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以大火快炒牛肉片,放入姜丝翻炒,淋入香油即可起锅。
牛肉富含铁质,有治疗及预防贫血的作用。
3、肝肾亏虚证
⑴桂圆桑葚粥
桂圆肉15克、桑葚30克、糯米克,蜂蜜适量。
补肝养肾,养血滋阴。
桂圆肉、桑葚、糯米一同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粥,粥成调入蜂蜜即可食用。
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具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的功效,桂圆肉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糯米具有养肝、养颜、泽肤等功效。
⑵何首乌煮鸡蛋
何首乌50克,鸡蛋2只,红糖适量。
补肝肾,益精血。
何首乌洗净,切片,鸡蛋洗净。将何首乌】鸡蛋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取出鸡蛋,剥去壳,再放入锅内,煮60—90分钟,加入红糖即可,吃蛋饮汤。
何首乌味甘、苦、微涩,性微温,入肝肾二经,既能补肝益肾,又能益精养血;鸡蛋黄性温,味甘,有滋阴、宁心安神的作用;红糖有益气缓中、健脾暖胃,补血之功。
⑶红枣枸杞炖羊肉
红枣20枚、枸杞20克、羊肉克,盐、料酒各适量。
补肾养肝,滋补气血。
羊肉切成小块,先用开水汆烫,红枣去核。砂锅内放入羊肉、红枣和适量的水,煮1小时左右,放入盐、料酒即可。
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之功;枸杞则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之功;红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⑷甲鱼山药桂圆汤
淮山药片30克,桂圆肉20克,甲鱼1只,盐、味精各适量。
滋补肝肾,益精血。
甲鱼宰杀,洗净,连甲带肉加适量水,与山药、桂圆清炖,至烂熟,吃肉喝汤。
山药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之功效;桂圆性平,味甘;入心、肝、脾、肾经,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