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很多家长习以为常,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并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其实,贫血对宝宝身心健康影响极大,不及时治疗的后果很严重。
贫血对宝宝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2、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3、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机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宝宝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
4、贫血使宝宝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
贫血对宝宝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影响宝宝智力。研究表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大脑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宝宝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2、影响宝宝情绪。由于缺氧,脑细胞代谢异常,宝宝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燥不安;
3、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体弱多病的宝宝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总之,贫血是影响宝宝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要做到早防早治;
儿童贫血除了常见的缺铁性贫血,还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肠道慢性失血、溶血性贫血等。千万不能认为所有的贫血都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家长们可以根据以下指标来初步判断:
一旦得了贫血,孩子会出现脸色苍白,精神萎靡,甚至也不爱吃饭。大一点的孩子还会有头晕乏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现象的出现。当自家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
对于外在症状不明显的孩子,家长还可以通过定期体检的血常规指标来进行初步判断。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g/L,为贫血;
1月~4月,血红蛋白<90g/L,为贫血;
4月~6月,血红蛋白<g/L,为贫血;
6月~<5岁,血红蛋白<g/L,为贫血;
5岁~11岁,血红蛋白<g/L,为贫血;
12岁~14岁,血红蛋白<g/L,为贫血;
新生儿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g/L~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g/L~9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
儿童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正常下限~90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3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对于一些严重的贫血症状,医生有可能建议采用输血治疗。输血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传播疾病、溶血、过敏、发热等,因此输血治疗的指征是比较严格的。以下输血指征家长们可以做为参考,以辅助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
以上输血指征,不是绝对的,在临床上经常会根据原发病,疾病进展情况,或者患儿的基础状态来调整输血指征。所以,孩子得了贫血,最重要的是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儿童贫血有没有好的预防方法呢?以下五点要做到:
1、提倡母乳喂养
因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于牛奶;4个月后应添加蛋黄、肝泥、肉末、豆粉、煮烂的菜叶等含铁的辅食;牛奶喂养的小儿应提早于2—3个月添加。小儿时期每天铁的需要量为10—15毫克,青春期的女孩每天为20毫克,当每天提供的食物中铁的含量达不到这个要求时,应从补铁的药物中摄取。这是常见的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
2、补充铁剂
儿童贫血一般是缺铁性贫血,适当补充铁剂对预防和改善贫血有很大帮助,儿童常用的补铁剂是铁之缘片,成分含乳酸亚铁、蛋白质等,不但能补铁补血还能增加蛋白质等营养。
3、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对预防儿童贫血十分有益。由于每一种食物都不能供给人们所必需的全部营养成份,所以膳食的调配一定要平衡。
4、纠正一些不良的进食习惯
如强迫、引诱进食以及挑食、偏食,彻底治疗各种慢性失血性疾病。这也是常见的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
5、掌握科学喂养技能
供给的食物一定要结合小儿年龄、消化功能等特点。营养素要齐全,其量和比例要恰当,预防儿童贫血食物不宜过于精细、过多含糖、过于油腻、调味品过于浓烈以及带有刺激性。其品种要多样化,烹调时不要破坏营养素,并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加小儿食欲。
-END-
推荐阅读
孩子烫伤怎么办?最佳治疗时间只有2分钟!
美国防性侵教育动画,简单3步,保孩子平安
别害孩子!这些游戏暗藏杀机
父母谁的基因对宝宝影响更大
注意,子宫有这些疾病,怀孕率只有2%!
这几条民间育儿陋习,无形伤害孩子身体!
Gymlife积木立方,一站式儿童生活服务品牌
为孩子,我们是认真的!
…
是时候赞一下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uisfeny.net/zdpxzz/1871.html